第41部分 (第1/4页)

苏护的脾气也是大了一点,如果直接走也就没有事了,可是他越想越有气,越想越憋屈。

于是,他吩咐手下人,高声喝道:“笔墨伺候!”

手下人随身携带着笔墨,闻听苏护所言,赶紧准备好,递给苏护。

只见苏护提笔在手,衣袖一挥,“刷刷刷”就在午门外题诗一首: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就这样,苏护一怒之间,头脑发热,热血沸腾,忍无可忍,便在午门外题下反诗,造反之意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人在极不冷静之时,头脑发热之际,最容易铸下大错,这苏护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人又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生气,往往头脑一发热,便失去理智。

所以说,控制力尤为重要,是否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便会直接影响人生走向。

苏护所题反诗大意如下:如今的君主坏了臣纲,也败坏了“仁义礼智信”这无常,我冀州苏护将永不朝商,将不再属于你管,我要与你决裂,我要**!

题完诗之后,苏护把笔掷地,大喊一声:“走!”

然后,扬长而去……

就这样,光天化日之下,午门外的人们纷纷威龙过来,一看,都大惊失色,心说:“啊……这显然就是一首反诗啊!苏护题诗午门,这就是想要造反呢!这还了得……”

本书首发来自,!

 。。。  

第七十二章 苏护造反 二

苏护题反诗,如此大的事,很快便传到纣王的耳朵里,纣王闻听,勃然大怒道:“反了,反了!”

费仲和尤浑顿时吓得就是一哆嗦,“扑通”一下跪倒,说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全都是臣等的错!”

“起来,不关你们的事!”纣王一摆手,示意他俩都起来,然后恨恨地说道,“看见没有,贼骨头,我想用天恩感化他,他却得寸进尺!如果我不重重处罚于他,诸侯又都纷纷效仿他,到时候我这君主将何在?大商朝的江山还能保住吗?这还了得,传旨,让鲁熊上殿!”

鲁熊官拜大将军,执掌兵权,闻听纣王宣旨召见,急忙赶往内殿,跪倒参拜道:“陛下,有何吩咐?”

“鲁熊啊,马上点兵,起码三十万,朕要御驾亲征,踏平冀州!”纣王大怒道。

鲁熊是一位清官,心地良善,私下里和苏护的关系也不错。

刚才这么一闹腾,但凡有点头脑之人,谁都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

鲁熊跪在地上,闻听纣王所言,心中惊叫道:“坏了,坏了,纣王竟然要御驾亲征,统率几十万军队,一走一过之间,那冀州弹丸之地必定会被踏平,苏护性命难保,甚至会株连九族,真是大祸临头啊!我呢,听也不是,不听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呢……”

鲁熊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赶紧对纣王说道:“陛下,苏护狗胆包天,以小犯上,罪不容赦,您兴师问罪,理所当然!但是,冀州纯属弹丸之地,何必劳烦您御驾亲征呢?如今,四大阵诸侯皆在此地,每个人都掌握着重兵,您只要派出一路或两路人马,就足以踏平冀州啊!陛下您保重龙体即可,根本无需您亲自出马!”

“嗯,卿言甚善,马上拟旨,令北伯侯崇侯虎前去讨伐!”

经鲁熊这么一番劝说,纣王终于改变了主意,不再打算御驾亲征。

因为冀州属于北方大诸侯崇侯虎管辖之地,但是鲁熊闻听,心说:“不行,不行啊,崇侯虎乃贪得无厌之辈,他就是一条狼啊!如果让他领兵前去讨伐,苏护万无生还的可能,肯定活不了!而且此人喜好骚扰百姓,所过之地,无一幸免,一旦他到了冀州,冀州的百姓岂不是落到了后娘手里!王令一下,万难更改,那可怎么办呢……”

为了采取补救的办法,鲁熊二次上奏,说道:“陛下,崇侯爷当然可以,但是他德不高望不重,恐怕一个人会人单势孤,臣推举西伯侯姬昌,率领本部,配合崇侯爷,两路讨伐冀州,不知圣上以为如何?”

“嗯,言之有理,马上拟旨,令北伯侯和西伯侯马上赶奔冀州,我要听他们的喜讯。”

“遵旨!”

就这样,纣王旨意传下,宣旨官马上前往龙德殿,准备向两位诸侯宣布。

————————————————————————————————

再说龙德殿内的四大诸侯,此时正在吃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