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是墙头草,也不能说她本性不好,可过于追求安稳,失去本心,时间久了,总会让人厌烦。

相反,正房大伯家的一嫡一庶,两个儿子都没教好,嫡子被大妈宠的娇惯无度,而庶出却被大妈压制的畏畏缩缩,性格懦弱,只那位大堂姐徐蛪到底生母有几分本事,将祖母哄的五迷三道的,竟隐隐有着想要将其配给皇家之意,虽然被祖父狠狠说过,可让徐蛮看来,这心思不撞南墙是不会死心的。

除夕在徐家苦闷的度过,懒得去理会大伯母古怪的眼神,一家子早早就回了家,府上煮了福寿汤,汤里是徐蛮最喜欢的红枣、莲子与荸荠,烧的软糯甜蜜,本就在徐府没怎么吃饱的她,连喝了两碗才住嘴。虽然除夕没在府里吃,可母亲还是吩咐下人做了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说是要等到元宵节之后再吃,以预示“年年有余”。

折腾了一个晚上,徐蛮没等守完岁就睡着了,因着初二要进宫,在初二之前,又不会去走亲戚,所以徐蛮懒洋洋睡到差不多中午才起来,吃了元宝蛋,喝了欢喜团的糖水,甜甜蜜蜜的窝在闺房里,看丫头们剪窗花,玩沙包,还有不少小丫头将外头淘换来的雨花石,养在白瓷碗里,放上水,叽叽喳喳的讨论上头的图案,直比谁弄来的美,谁弄来的别致。

徐蛮在过年之前,就被母亲逼着捻了耳洞,如今伤口还新,只带着副银质的珍珠坠儿,到是衣衫全换成了襦裙褙子,越发打扮的像大姑娘了。

由于过年,连皇帝都封了笔,宫学就更不可能开了,可徐蛮还是坚持每天练字、绣花、习武,这三样对于徐蛮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更练她的心性。母亲希望她活得恣意,她却不能真的任意妄为,她不愿做黄琇莹那样的淡定玲珑女,可也万万不能失了耐心,徐蛮很清楚,论手段,她还是小学生,与黄琇莹这种侵淫多年的“科班生”还相当的嫩。

她所能依靠的不过就是小说剧情与对人物的了解,还有她如今尊贵的身份,她相信,只要她的身份不动摇,只要保护她的人还在,那么黄琇莹最终绝对不会达到目标,所以,徐蛮打算破坏黄琇莹一切对公主府以及皇帝舅舅一家不利的计划,然后再抓住她把柄之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一击即中。徐蛮很清楚,黄琇莹是带着金手指的,如果不能完全弄死,那么她的反扑是徐蛮不能想象的。

徐蛮扯了扯翠绿丝线,弄平手里绣着四不像的娟帕,沉了沉气,她要做的,就是视机而动。

“翁主,周姑娘递了帖子过来。”青梅如今越发的有大丫头的样子了,碧菊原是和碧兰一同是二等丫头,如今也跟在红桂后面学着,只等了两人出嫁,便顶了一等丫头的位置,三等丫头青竹还有母亲送来的小丫头青槐,都会跟着升入二等,至于三等丫头,年嬷嬷和辛嬷嬷还在物色,过年之前府里又进了一批年纪小的,准备就在她们中间选上两个。

徐蛮有些笨拙的将针插在绷子上,抬头问道:“可说什么事儿?”

“说是想邀翁主出去。”青梅恭顺的递上帖子。

徐蛮将绷好的娟帕放在一边,拿起了贴子瞧了瞧,知晓周环是想在正月初五上门拜年,顺便一同与她去外头转转,据说近日建康来了不少西域与吐蕃的商人,专卖些精致的异域玩意儿,周环曾经淘换到一个彩珠的马鞍,稀罕的要命,如今那游商又来,她肯定不会错过,而且帖子上还提了会介绍一位朋友给徐蛮。徐蛮轻笑,若没猜错,那定是周环的朋友诸葛美嫣。

收好了贴子,又让青梅去给周家回话,徐蛮重新拿起绷子,小心的绣了起来。

初二入宫,徐蛮已经对所谓的宫宴失去了兴趣,也亏得那些宫妃们还能假装出一脸兴致昂扬的表情,看着那一出出让人想睡的歌舞,偶尔出现一两个容貌貌美的歌姬舞姬,又会在表面无所谓,桌下撕帕子。宫宴中饭食也实在没有意思,好多因为时间长了,都偏冷硬,徐蛮是什么美味都没尝出来,反而倒是随意尝尝,更期待回家后年嬷嬷补的夜宵。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大皇子那张时时透着虚假的脸,以及淑媛因着吃醋忍不住扭曲的表情,还有淑敏前言不搭后语的讽刺。简直令人反胃透了。

“阿蛮,我听说你喜欢海鲜河味,这是新进的河虾,你尝尝看。”孙闵萧殷勤的给徐蛮亲手拨出了一小碟虾仁,送到徐蛮碗边,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徐蛮再不喜孙闵萧,可也不能浪费这虾仁,毕竟冬天送来河虾,太不容易了,也不知道用了多少老百姓的人工。只是吃了几口,便觉得不如夏季的好吃,毕竟反季节什么的,总不是最适合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