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出门后,见轻舟已远,本想涉水而去。哪知刚提气纵跃,天水河内,水如响雷,竟无端生出无数个漩涡,将他卷入水下。云鸿猝不及防,呛了一口河水,猛地惊醒过来。

这才发现自己未曾落水,只是满头大汗,却仍在轻舟之上,一阵凉风吹来,略微感道几分凉意。四下环顾一阵,见天色完全黑了,小舟离河岸很远,极目远望,才能见到岸边绚烂的灯光。想寻得方才那条画舫,可行了几里,河中央只有一条轻舟,无法,扫兴归去。

回到客栈,上官百里赶忙迎了上来:“云兄,你这是去哪了?三场考试已毕,我在客栈内拜了宴席,可你久久不归,如今回来,又弄得这醉生梦死的样子,是有什么心事?”

云鸿赶忙赔笑,道:“没什么事,百里兄,来喝两杯,今夜不醉不睡!”

此后三日,云鸿每天都在天水湖边徘徊,想寻得那条画舫,可却怎么样都找不到。问道附近一些有名画舫上的姑娘,都说从没听说过“幽兰”这号人物。最终,云鸿自己都有些迷糊了,镜花水月、梦幻泡影,难不成真是做了一场梦?遂不再多想,径直回了客栈。

这日中午,正是放榜的时候。

准确的说,应该是下午的未时。可上官百里急不可耐,中午就将云鸿拉倒了国子监门前。平日里,放榜都是在礼部,可今年是是个例外,国子监监考,国子监放榜。眼看就要到未时,终于有一人从大门里走了出来。看着那人手上一卷红纸,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五十多名考生将目光齐齐的聚集在红榜上,上面只有二十多人,是历年来录取举人最少的一次。一眼便见榜上第一名,赫然印着云鸿的名字,而上官百里则位居第二。上官百里哈哈大笑道:“中了!中了!云兄,你中了解元,我们都中了!快!回去痛饮三百杯!”

云鸿淡淡一笑,心里虽有愉悦,却不曾摆在脸上。毕竟最后一场复试,考的便是人生,试问在场之人,有谁经历的比他多?中了解元,也是必然之事。这个时候,周围不少人却痛哭起来,都说时运不济,竟考些与四书五经毫无关系的内容,少时,叹气摇头离去。

中了举人,便可以去国子监内进修,同时还能参加每年的春闱,也就是会试。

秋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以四书五经为主,很多学子中了举人,却因不懂变通,栽在了会试上,导致无缘入朝为官。云鸿并不打算急着参加会试,当下,便在国子监四门管内注册学籍,只等三日,就要入学。上官百里早有从军之心,考取功名也是应了父母意愿,如今完成意愿,只道:“云兄,我打算参加明年春天的终南之考,大丈夫理应为国捐躯。”

云鸿道:“百里兄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日后定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当晚,国子监就宴请了中举的二十多位考生,宴请之人自然是司空浩然。酒宴设在天水河边的酒楼中。楼阁上,四面窗纱,举头夕阳无限好,低头淮水荡悠悠,韵致雅极。

国子监办理这场酒宴,自然是希望中举的考生去国子监中进修,可这中举的二十多人中,竟然有一半是修炼有成的武者,都想着参加明年的终南考核。司空浩然也不勉强,一切随缘。酒过三巡,司空浩然才道:“如此良辰美景,理应有酒有诗,谁来作诗一首?”

众人你推我搡,竟无一人开口。

半晌,司空浩然才点名,道:“云鸿,你是今年的解元,就由你来吧!”

众人随之附和,上官百里亦是在旁笑道:“云兄雄才韬略,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就不要推脱了。”随后命身旁一个小二取来笔墨,又亲手铺好宣纸,将毛笔交到云鸿手中。

云鸿无奈,只好起身,见天光幽蓝,淮水之上几点远帆,忽然间,想到了前几日遇见的那个女子,正待此时,忽有一白鹤振翅高飞,惊起水波点点,紫薇纷飞。这便提起笔写道:“清风斜阳作秋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羽鹤影漫漫。”

众人看了无不叫好:“情景交融,妙啊!”

云鸿淡淡一笑,又提笔写道:“楼外杨花浮午盏,往事难寻问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五十一章 掳获芳心

酒食过后,已是戌时,月悬中天,洒下一片柔和的清辉。

二十多位举子相继离去,不少人喝得酩酊大醉。就连上官百里,平日尝遍无数美酒的老酒鬼,今日一时尽兴,也喝得有些迷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