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是按照市价一倍半的价格并购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手中握有香港丽的呼声百分之三十九的股份,是除了英国丽的呼声母公司之外,香港丽的呼声最大的股东。”

听了李正平的话后,王炜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果有机会的话,适当的教育教育这个麦道理家族。让他们知道即使现在香港还在英国的控制下,但这块地却属于中国。”

李正平听了王炜的话后,心里不由一震,教育麦道理家族,这话要是传出去,恐怕在整个香港都会引起一团风暴吧。不过李正平并不认为眼前这个自己的少年老板是在说大话,因为以第三投资目前的资本还真有实力去教育教育这个麦道理家族。

正在李正平脑子里天人交战的时候,突然听王炜说道:“我要看看这一年来公司的报表。你去拿一下。”

见王炜终于提到公司报表的事情,李正平觉得自己的心跳突然开始加速。因为在这一年当中,虽然在关键的时候都是王炜做的决定。但一些相对而言小数额的操作都是李正平来完成的。而王炜在大方向方面每一步都堪称神来之笔。所以李正平早已经将王炜当成了自己的导师来看待,因此当听到王炜要看报表的时候,李正十分的紧张。如同一个孩子给老师交作业一般。

在李正平万分紧张的心情中,王炜终于打开了这一年当中第三投资的报表。

不过在打开报表的瞬间,王炜满脸呆滞。(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第三标准银行成立

“总资产竟然高达一千一百亿美元,光固定资产就有300亿美元之多,连总资产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可即便是这不到三分之一的固定资产也已经让王炜瞠目结舌,这固定资产中包括置地的百分之六十三股份、恒生银行的百分四点三的股份、丽的呼声的百分之三十九的股份,以及后来并入第三投资的东方传媒集团和一些在股灾中破产而被第三投资以市场最低价格收购的几十家中小型公司。

不过王炜知道这还是按照现在的市值计算出来的价格,若是等到香港走出股灾的阴影,重新繁华起来,这些固定资产的市值至少是现在的三到五倍还不止。到时候又是一千多亿美元”想到这儿王炜的眼皮不由一跳。

不过这些固定资产显然还不是报表中所记载的数字的大头,当王炜翻过关于固定资产的记载,翻到流动资产的这一页时才算真正见识到自己此时真正的财产。

一边的李正平在王炜浏览最近第三投资的市场运作时,满脸兴奋的对着王炜说道:“老板,你真是神了,当初你让我去跟阿拉伯国家订购石油,我觉得没什么利润。毕竟美国和欧盟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是用油大国,怎么会坐视这些穆斯林国家私自给原油涨价。毕竟双方实力悬殊非常大,如果要涨的话早就涨了。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穆斯林竟然真敢单方面的给石油涨价,这次算是彻彻底底的给了这些洋子一个响亮的耳光。不过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手中的那张石油合同的价值就已经翻了三倍。”

听了李正平的话后。王炜似笑非笑的说道:“就是兔子被逼急了还会咬人呢,何况是人呢,这两年这些洋鬼子对这些阿拉伯人的压迫有些过了。”

对于王炜的话李正平不置可否,只是觉得自己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老板越发的深不可测。

王炜看了一会儿报表之后,觉得一阵头大,心中暗叹看来自己不是做职业经理人的这块料。不过不是就不是,若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了,还要李正平,彼得林奇这些职业经理人干什么。

一边的李正平见王炜放下报表,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老板。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见李正平说话吞吞吐吐的。王炜笑着说道:“我说李哥,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吧,你也是公司的元老了,有什么想法直接说。不用有什么顾忌。”

见王炜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李正平也不在有什么顾忌。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说道:“老板,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第三投资的战略目标应该有所调整。”

“怎么说?”听到李正平说第三投资应该调整战略目标。王炜不由眉头一挑问道。

见王炜询问,李正平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虽然第三投资这两年的日常经营全都是由自己来完成的,但李正平知道公司的重大决策却全都出自于眼前这个少年之手,所以说起来,王炜才是第三投资真正的掌舵人,而作为第三投资总经理的李正平最多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而现在李正平竟然告诉王炜要调整战略目标,这无疑是在挑战王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