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端还露在外面,其他的部分全都没入了土壤当中。

“二位,看出什么来了吗?”随着陈子杨的提问,郭华兴和**富盯着木棍思考了一会儿,随后两个人同时抬起头来,迅速的向周围的观望。看到了这两个人的表情,陈子杨知道他们也看出了问题的所在。

自从队伍进入了秦岭深处之后,所遇到的山脉全都有一个特点,虽然秦岭的植被非常的茂盛,但是几乎所有的山脉土层都不算是太厚,这里的山以石头山居多,甚至于绝大多数山体的很多部分都直接裸露着岩石,像众人脚下如此松软,如此厚的土壤层是非常少见的。

虽然此时天已经快要黑了,但是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射着白光的山体岩石还是能够被看得清清楚楚。**富和郭华兴看了一圈周围山脉的外貌之后,便又盯着陈子杨脚下的小棍儿若有所思。

“你是说……道家圣地就在咱们的脚下?在这些土壤的下方?”

“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然的话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这里的土壤会这么厚,又会这么松软。”

“这不合理呀,刚才你不是说因为害怕破坏了不溢泉,所以就算是修建道家圣地的话也根本不可能在泉眼的附近吗?我们两个也很认同你的这个观点,现在你怎么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呢?

不溢泉就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虽然破了一个缺口,但是那是在泉眼处破损的,不溢泉下方山体中的裂缝明显没有被破坏掉,这一点好像说不通吧。”

“我刚才说了,对于建造着一处道家圣地的人我现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招就叫做灯下黑,越是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就越是安全的。

之前我就在想,为什么道家圣地会隐藏的这么深呢?如果我要是去建造一座道家圣地的话,我一定会把它建在一处很明显的地方,以便接受万民的祭拜,让道家发扬光大,那样子的话才叫做道家圣地,而不是像做了坏事一样偷偷摸摸的把道家圣地藏起来。

所以据我估计,在这里建造的东西最初不是作为道家圣地被建造的,而应该是一座陵墓,毕竟有这么好的风水宝穴在这里,不建造一座陵墓是不合常理的。

但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里的风水被破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一次类似于地震的地质运动,让远处的那一条龙行山脉从中断开,变成了一座断山,而龙角也折断了。

龙身断,龙角折,龙血尽,巨龙飞,隐藏在山脉中的龙气已经消散掉了,那条龙已经变成了死龙,而且不溢泉也出现了一个缺口,泉水不再是不溢了,而是溢了出来,所以这里的风水已经破了,再作为陵墓也就不合适了,可惜了这一处好穴。

很有可能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这座陵墓应该已经建成或者是接近完工了。

因山为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这里地处秦岭山脉的中部,附近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想要在这里建造陵墓就更加的费时费力了。

为了不让这些人力物力被白白的浪费掉,这座被废弃的陵墓就被再次利用起来,转而被改建成了道家圣地。

这么想来的话,这周围的山都是石头山,因山为陵正是唐朝人擅长的。同时只有唐朝的强盛国力才能够允许在这里建造陵墓。

而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道家高人深受重用,又同是唐朝的重臣,所以这个陵墓很有可能真的是由他们两个人建造的,也是被他们两个人改建的,这一点与咱们之前的猜测基本吻合。

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什么人,那可是国师,是风水学的大家。咱们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如果这里之前真的是一座陵墓的话,假如咱们是建造这处陵墓的李淳风和袁天罡,会怎么想?

这个卧佛吮露的龙穴本身就已经是九大地穴之一了,又加上左青龙右白虎同聚日月精华,后有龙山为伴,上有不溢泉为辅,是世间少有的顶级宝穴。在这里埋葬的人的身份一定非同小可。所以建造陵墓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坚固之外,也一定会考虑到防盗。

传统的唐家皇陵之所以不害怕被盗,除了因为陵墓自身异常坚固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唐家的皇陵附近都有军队驻扎。

所以唐朝的皇陵根本不需要隐藏,堂而皇之的就矗立在那里,甚至于皇陵前面成对儿的镇墓兽都能够摆到陵墓之外十几里的地方。

可是这里不一样,这里地处偏远,根本不可能有军队驻扎,如果真的有人发现了这里的话,只要耗费足够的时间,还是可以破门而入的。所以这个陵墓在被修建的时候,应该是考虑到了隐藏,就是害怕有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