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 (第1/4页)

探查了周围的环境之后,我的母亲就选好了挖盗洞的地方,而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我母亲一铲子下去,竟然直接就破开了土层。

原来在我母亲选择挖盗洞的地方表面的土层竟然是虚掩着的,是有人用木板和浮土做的伪装,这个发现可非同小可,当时我的母亲就谨慎了起来,她发现原来这里已经存在了一条盗洞。

按理来说古墓的附近有一条盗洞没有什么稀奇的,很多的古墓都曾经被盗挖了很多次,但是让我母亲感到最怪异的,就是这条盗洞是新挖的。

不单单是如此,当我的母亲钻进了盗洞当中简单的看了一下之后,她就发现了更加怪异的地方。

这条盗洞给我母亲的感觉竟然是非常的熟悉。整条盗洞不管是挖盗洞的地方,还是盗洞切入的角度,以及盗洞挖掘的方向,竟然好像是出自了我母亲的手笔。

虽然盗洞没有挖通,但是给我母亲的震撼却不小,她蹲在盗洞的尽头想了一会儿,很快就想出了原因。

这条道洞肯定不是杜家人挖的,而别的盗墓贼挖盗洞的话不可能跟我母亲的风格如此相像,所以推理起来就很简单了,这个盗洞极有可能是陈家人挖的,又或者可能是一个精通了《土木工集录》的人挖的。

虽然盗洞没有挖通,但是离挖通已经很近了,只要再挖几个小时盗洞就可以打进墓道内。从泥土的新旧程度上判断,我的母亲发现盗洞最近被挖掘的地方就应该是在前一天,这么看来的话,极有可能挖盗洞的人很快会回到这里。

老陈家的前车之鉴一直记在我母亲的心中,她可不希望杜家人沦为第二个陈家人,到时候万一被抓了起来,又会沦为日本人或者是军阀们敛财的工具了。

所以杜家人盗墓的风格与众不同,采用的是快进快出的打法。基本上在每一个古墓上耗费的时间不超过三天,不然的话就很容易被发现。

独特的时代的原因限制了杜家人发掘古墓的规模。虽然每一次盗墓不一定把墓中的陪葬品全都拿走,但是照比多拿几样陪葬品来讲,安全是更重要的。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当时古墓所处的位置是位于日本人控制的区域,大队人马行动不便,当时我母亲带出来的队伍人数并不多,只有十一个人,除了两三名骨干之外,剩下的人大多都没有什么经验,只是来出力气的。

考虑到了这一点,当时我的母亲就指挥着队伍撤离了古墓,并且再次把盗洞虚掩了起来。在远处找了一个地方隐蔽着,想要看看挖这条盗洞的人究竟是谁。

等到天亮的时候,一只30多人的队伍便从远处走了过来。在这支队伍出现之前,我的母亲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挖盗洞的人不直接在古墓的周围驻扎,而是远离了他们所挖的盗洞,在别处休息,等到这支队伍出现的时候,她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这只挖盗洞的队伍是由日本率领的,难怪他们可以在大白天光明正大的挖掘古墓。

在30多个人的队伍中有20多个苦力,还有六七个日本兵,除此之外还有五六个人。我的母亲一眼就看出这五六个人非比寻常,一看就是在墓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虽然我母亲干盗墓的时间不长,但是她从这几个人的身上闻到了相同的气息。

一看到了日本人,我的母亲就把持不住了。她对日本人的痛恨不压于那些有血性的汉子,但是我的母亲没有失去理智,她没有轻举妄动。别看只有几个日本兵,但是想要对付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猜测可能有陈家的人混在队伍的里面,我的母亲便隐藏着观察了很久,但是她没有在那几个盗墓人中看到陈家人的身影,于是她就忽略了之前盗洞的事情,以为那不过是一个巧合,盗洞根本不是出自陈家人的手笔。

可是她哪里知道,陈家人的的确确在队伍当中,只不过在队伍中的陈家人不是那个她熟悉的干练的陈家老二,而是那个离开家时只有十一岁的孩子,是稚嫩的陈家老五。这么些年过去了,陈家老五的模样早就变了,我的母亲根本就没有认出他来。”

杜老太太的话说到了这里,陈子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杜老太太的话恰巧与当年自己在沪海市时听陈本忠说的话连在了一起。

当初陈本忠以为自己要被枪毙,结果却被拉到了伪满洲国的首府长春,被吉冈安直看中,成为了吉冈安直盗墓队伍中的一员。

虽然吉冈安直的盗墓队伍主要的活动地区是在东北,一边盗墓一边寻找大清的龙脉宝藏,但是在别的地方发现了古墓的情况下,偶尔吉冈安直也会悄悄的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