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 (第1/4页)

努尔哈赤背着父亲的尸体走到了赫图阿拉,忽然间感觉到想要解手,于是他就把父亲的尸体放在一棵大树的树丫处。

等到努尔哈赤解完手回来,却不见了父亲的尸体。当时他非常的着急,在附近不停的寻找,以为是有什么动物把父亲的尸体给叼走了,但是周围并没有动物来过的痕迹。

后来努尔哈赤发现,原来父亲的尸体并没有消失不见,而是被树木包裹住了,已经长进树干里了。

费了好大的力气,努尔哈赤也没有把他父亲的尸体从书中给弄出来,就在他解手的这段时间里,他父亲的尸体已经与那棵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无奈之下,努尔哈赤只得就这么把父亲葬在树身里。

据说那一年关东的风水宝地全被破坏了,只留下这棵树,恰恰被努尔哈赤的父亲独占了。于是努尔哈赤就成了满清的第一代皇帝。

这则神话是满族对实行树葬所做的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其实树葬的风俗年代较为久远。古契丹人就有树葬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唐代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有树葬这样的习俗,他们把死者挂在树上,经过风干,三年之后再收其尸骨,用火焚烧,这就是先树葬后火葬,也就是二次葬。

树葬经过多少年的演变,也逐渐的出现了其他的用途。经过阵法的加持,用于树葬的那棵树就会具有吸收煞气的作用。

我曾经在清朝的一个墓葬群的附近见过这样的一棵老树,当时的那棵老树里面就有一具与老树完美结合的尸骨,只不过那棵树没有这棵这么高大,这么粗罢了。

后来我分析过,那一棵树葬的老树的用处,就是吸收墓葬群当中的煞气,不让这些煞气形成邪物,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那一片墓葬群的宁静,不让这些邪祟的东西干扰到埋葬在墓中的人。

所以我估计,这里实际上不单单只有树洞中的那一具尸骨,在这附近的地下,应该是埋藏了许许多多的人。

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修建大清龙脉累死的人,也有可能是之前修建大清龙脉的那些工匠全都被杀了灭口,埋在了这里。

大量的怨气聚集在这里,被这棵老树吸收,所以才形成了你们见到的那一只邪物。”

第698章 目标就在眼前

听完了陈本忠的话,陈子杨点了点头,他对这件事情理解的非常深刻,要比别人强上很多。

按照陈本忠的讲述,这棵老树的作用与陈子杨小的时候跟白吃老道一起破解的血灵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用都是把附近的煞气和怨气聚集起来,防止这些邪气作乱,不过这种树葬的老树的功能要弱上一些。

血灵棺除了能够积聚怨气和煞气之外,还能借助于石碑慢慢的把这些怨气和煞气消散掉。可是这种树葬的老树却做不到这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来,这棵老树把周围的怨气吸到了树干当中,一直无法消散,所以才孕育出了那一个邪物。

“难道之前设计这个树葬的人没有想到汇聚的怨气会形成邪物吗?”陈子杨的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是手段无法达到,还是当时疏忽了?

虽然血灵棺的功能非常强大,但是制成血灵棺的那种石头却非常的难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得到,而且血灵棺的石碑、棺材以及底座都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那么大的石头就更加难找了。

就算不用血灵棺,其他的一些可以同时聚集怨气,又可以把怨气消散掉的手段都非常的难以施展,不是需要一些非常少见的材料,就是需要大能之人来安置,想要做到二者兼顾是不太容易的。

这里位于大清龙脉的边缘,而据陈本忠猜测,之所以这里会有这么重的怨气,是因为这里埋葬的可能是累死的工匠,或者是被灭口的工匠。

所以这棵树葬的老树被设计在这里的时候,应该就是考虑到了是专门吸取这里的怨气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些怨气会破坏大清的龙脉,可是为什么设计这里的人没有想到让怨气消散的方法呢?

就在陈子杨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并且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陈本忠的一番话让他恍然大悟。

“你们两个小辈倒是运气不错,你们碰到的那一只怨气煞还没有完全的成型,不然的话,那个怨气煞不会五官不分明,也不会一直闭着眼睛。这应该是这里聚集的怨气浓度不够造成的。

完全成形的怨气煞可以脱离形成的本体,也就是这棵老树的树干,可以在方圆百里之内任意的游荡,可以控制方圆百里邪气的浓郁程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