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我十二岁才跟着父亲出去盗墓,在那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奉天,奉天有许多的学堂都教授日语,而且奉军当中也有很多军官都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在这样的学堂学习,再加上这样的环境,我也多少学了一些日语。

后来长时间的与日本人接触,我的日语水平也略微提高了一些,我之所以不显露出来,是害怕他们抓我去当翻译,虽然我给日本人干活,但那是为了活着,干活可以,可是不能当汉奸,这点气节我还是有的。

有好几次,吉冈和那个翻译在谈论着一个计划的进展,两个人不避旁人肆无忌惮的谈话,内容都被我听在了耳朵里,我把他们几次的谈话内容结合在一起,被我推测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说起这个秘密,我要先说一说吉冈安直这个人,吉冈安直原本是关东军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佐,官阶虽然不低,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可是这小子不知道走什么好运,竟然勾搭上了溥仪。后来这小子凭借自己与溥仪的关系平步青云,竟然成为了关东军的中将。

而他也成为了关东军控制溥仪的手掌,当时的溥仪说的好听些是伪满洲国的皇帝,说得难听一些实际上就是日本人的傀儡,而操纵这个傀儡的人就是吉冈安直。

不管溥仪干什么都需要他的批准,任何人想要见溥仪都必须要经过吉冈的准许,甚至于就连溥仪的直系亲属在进出溥仪皇宫的时候都需要进行登记,由吉冈定期的检查。

溥仪是什么人?那可是大清朝最后的一位皇帝,也是伪满洲国的皇帝,长期的监管溥仪,让这位吉冈将军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发现大清入关的时候曾经在关外埋藏了一处龙脉宝藏,而他竟然想要寻找和挖掘这个宝藏。”

第263章 大清龙脉

“龙脉宝藏!大清龙脉宝藏!这怎么像看《鹿鼎记》一样。”陈子杨惊讶的说道。

“不错,大清有一条龙脉的传说由来已久,传说大清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就是借了这一条龙脉的气运。而且伴随着龙脉的传说,还有关外宝藏的流传。据说当年清兵入关,连他们都没想到会站住脚,满人才有多少人,如何能够统治千百倍于他们的汉人。

所以清兵入关之后就大肆的掠夺财宝,并把它们运到了关外,而他们埋藏财宝的地方也恰恰就是那条龙脉的所在地,据传这批财宝的数量非常的巨大,多到了运输起来都非常的不方的地步。以至于当满清完全统治了中原大地,巩固了江山之后,他们也没有把这批财宝运回来,而是依然留在了关外龙脉处。

所有的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也曾经做过调查,找到了关于这条龙脉的一些线索,不过咱们先不说龙脉的事情,还是继续说说吉冈安直。

吉冈这个人对古董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自从他知道了龙脉宝藏的事情之后,便千方百计的想要从溥仪的口中套出宝藏的全部内容。可是溥仪虽然身为傀儡,他却知道轻重,没有出卖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藏,不管吉冈安直如何的威逼利诱,甚至是以死威胁,溥仪都死死的守住了这个秘密。

吉冈在溥仪处没有办法得到突破,于是他只好自己开始查找龙脉的线索。这样查下去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所以吉冈查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仅仅知道这个宝藏可能埋藏在长白山山脉里。”

陈本忠说到这里,便走到了老板桌前,把那个厚厚的蓝色文件夹拿了过来。他打开了文件夹,从里面抽出了放在最上面的一张纸,递到了陈子杨的面前,随后说道:“你应该认识这个标志吧!”

纸上的图案陈子杨再熟悉不过了,这个图案正是一把铁铲穿过了一个龙头,显然就是萧娜和她手下的队员们身上的那个纹身图案,于是陈子杨点了点头。

“这个图案是吉冈亲手所绘,图案代表的意思就是要挖断大清的龙脉,挖出那里面的宝藏。吉冈手下盗墓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有水平的却没有几个,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像我一样被他强迫的,被他抓来的,所以很少有人会真心实意的给他卖命。

这可能也就是吉冈查了一年多却丝毫没有收获的原因。当时吉冈查找大清龙脉的计划就被称作掘龙计划,负责查找的小组叫做掘龙小队,而这个图案也就作为了这个计划和这个小队的标志。

没过多久,苏联红军便向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开战了。苏联红军推进的速度非常的快,简直就是势如破竹,没过多长时间,伪满洲国就岌岌可危了。于是吉冈和溥仪便逃到了临海县。

对我来讲这真的是一个讽刺,想不到这么巧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