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职业了,要不就是因为年代比较久远,古人的后代分支已经无从查起了。

所以陈子杨觉得如果真的有一个姓杜的风水师世家的话,最早也是从清朝的时期开始崛起的。清朝到现在已经快有四百年了,四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代人了,从清朝的时候查起也足够了。

不过不管陈子杨怎么样查找,他都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为这些天来他一直坐在电脑前面,陈子杨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昏昏沉沉的,于是他打开了窗户,想要透透气,可是这个时候,他猛然间想起了刘聪与陈本忠的对话。

对了!之前自己好像听到过,陈本忠在电话里对刘总大声的呵斥着,说姓杜的人在十几年前就应该死绝了,从两个人的对话中,陈子杨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姓杜的风水世家的人数应该不少,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一定算得上是一条大新闻了,于是他改变了搜索的方向。

这一次陈子杨检索的是一些重大的事故的新闻,这些新闻当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事故,有车祸的,有火灾的,还有其他一些重大的事故的,但是不管是哪一条新闻,他都把目标放在了死亡的人数超过十人的。

时间是早十几年前,这个时间也不算是太远,虽然这样的新闻条目非常的多,但是自己有的是时间,于是陈子杨就这样一年一年的筛选着,一条一条的查看着。

虽然这些新闻非常的多,但是筛选起来也比较容易,他只需要在网页上搜索有没有“杜”字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这个杜字的话,虽然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肯定这条新闻不是自己要找的,但是就算是自己要找的新闻的话,因为没有提到杜家,这条新闻也就没有参考价值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这样一查,还真的叫他查出了一件事情。

第363章

从鬼嚎坡回来之后,已经是6月中旬了,天逐渐的热了起来,虽然陈子杨准备去西安实现老吕的遗愿,但是现在的南方实在是太热了。作为一个北方人,他可不希望这个时候跑到那里去受罪,还是在东北避暑的好。

于是他仔细地构思着自己的计划,在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全都敲定的时候,陈子杨就把剩余的时间都用来搜索有关杜家人的消息,网络上的一条条数据被他筛选了出来,随后他找到了一条与杜家的人有关的消息。

在陕西的某个偏僻的小县城当中,曾经发生了一件事情,在这座县城与市区接壤的地方,有一个私人开办的会所山庄,这条新闻便是这个会所山庄曾经发生的事情。

这个山庄是一个密封的高级会所,里面装修的富丽堂皇,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这里的消费档次也不低,可是就在十二年前,一场大火把这个山庄烧得精光,在那场火灾当中死了七十多个人。这七十多个人里,除了山庄登记在册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余的四五十个人都是当天在这个山庄里消费的客人。

这场大火把整个山庄夷为了平地,唯独在客人的衣帽间当中还残留了一些东西,后来经过消防人员的抢救,在这些遗留的物品当中找到了一些属于客人的东西,其中有十几张身份证,而最让人奇怪的,就是这十几张身份证的所有者竟然有七八个人全都姓杜!

看到了这条消息,陈子杨的双眼猛地放出亮光,时间是十二年前,这与陈本忠和刘聪的对话能够接得上,而且十几张身份证里竟然有一大部分的身份证所有者都是姓杜的,那么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跟自己要查找的杜家有关系。

有了这一条线索,再进行相关的搜索就简单了很多,不用再像大海捞针一样东找西找了,于是陈子杨仔细的搜索着关于这一场火灾的每一条新闻,然后逐条仔细的阅读着。

因为死的人比较多,所以这个事件在当时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新闻,所以关于这场火灾的新闻数量也不少,最让陈子杨高兴的是,这些新闻都是由不同的新闻单位采集之后发表出来的,他们每一条新闻报道的侧重角度都不尽相同,这一点让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场火灾。

把所有的新闻全都仔细的读了一遍之后,陈子杨大概了解了火灾的经过。火灾发生的那天,这个山庄的老板并不在里面,据这个老板所说,那天的山庄是被一伙人人包下来的。既然把整个山庄全都包下来,那么也就是说当天晚上山庄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相互认识的,或者是同属于一个公司、机构之类的组织的。

经过消防人员鉴定,大火是从山庄的厨房当中开始着起的,并且也没有发现人为纵火的痕迹,所以这场大火被认定为一次意外。而这个山庄的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