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有了李博健的威胁,无奈之下,陈子杨只好带上李博健,拉上了洛阳铲和他买来的那些木板,第二次开车赶到了山庄。

因为怀疑两个人之前被跟踪,陈子杨也耍了个心眼。车子快要开到山庄位置的时候,陈子杨下车小解,在他小解的功夫,陈子杨把一个自带电源的微型摄像机暗藏在了路边的草堆里。

如果真的有人跟踪他们的话,这个摄像机一定会拍下跟踪者的车辆,毕竟通往山庄的路只有这一条,他们不可能从天上飞过去。

有了摄像机的帮忙,陈子杨就可以验证自己之前被人跟踪的猜测,甚至于如果真的有人跟踪自己的话,自己也可以知道这些人的身份。

第二次赶到了山庄之后,陈子杨就开始了他的探墓工作。因为之前已经挖了一个三米多深的大坑关系,所以陈子杨选定的第一个下洛阳铲的地点,就是那个大坑的底部。

陈子杨弄来的这一套洛阳铲是组合式的,分为许多个部件。第一个部件就是洛阳铲的铲头,这是一根一米多长的中空的特制钢管,钢管的前半部分好像是被削掉了一样,成为了一个半圆型的锋利的铲头。在这个铲头的根部有螺纹,可以连接另外一根钢管。

当使用的时候,先把铲头锤打进土里,然后再连上第二根钢管,再向下砸,当第二根钢管也快要没入土中的时候,再拧上第三个根钢管,所有的钢管两端都有螺纹可以互相的连接,而且所有的钢管都是中空的。

这样的话,当这些钢管被砸进了土中之后,钢管处的土就会被留在了管身当中。如果下铲子的人觉得深度够了,就可以一节节的把这些钢管向外砸,最后就把整根钢管中的土全都带了出来。

这种组合式的洛阳铲非常的方便,每一节钢管的长度大概是一米左右,几十根钢管组合起来的话,洛阳铲长度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米长,应该是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而且这种组合式的洛阳铲可以拆开来携带,非常的方便。

看着这套精美的工具,陈子杨想到,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想不到连洛阳铲都进化成这个样子了。

第381章

这套组合式洛阳铲,不光制作的非常精美,同时设计的也是非常的合理,除了洛阳铲的部件之外,还有两个独立的部件。

一个是向下打铲子的时候用的击打垫,还有一个是向上起铲子的时候用到反向的击打垫。这两个击打垫的主要作用就是垫在洛阳铲的上方,这样用铁锤向下用力的砸铲子的时候,不会破坏钢管里面的螺纹。

下铲子时用的击打垫就是一块厚铁片,上面焊接着一个比钢管的内径略微细一些的小钢柱,在使用的时候,只要把这根钢柱插进管子里,然后用力的击打着这块铁片,洛阳铲就会在击打的作用力之下深入土里。

当铲子的尖端快要落入土中的时候,把这个击打垫取下来,然后再连接上另外一根钢管,再放入击打点,继续向下砸,然后再接上另外一根钢管。只要有钢管,理论上来讲,这根铲子就可以一直向土中深入。

向上起铲子时,用的击打垫跟这个也差不多,但是焊在上面的小钢柱带螺纹,可以与钢管的内径正好契合。在使用的时候,只要把这根钢柱插进钢管当中,拧紧了螺纹,然后再用铁锤用力的向上击打,钉在土里几米深的洛阳铲就会随着铁锤的击打一点点向上升起。

一整根钢管完全的离开了地面之后,再把这根钢管小心的卸下来,把这个向上的击打点拧在下方的钢管上,再次向上击打。埋在土中的洛阳铲就会一点点的被起出来。

把洛阳铲的各个部件尝试性地组合在了一起,研究明白了这把组合式洛阳铲的大概使用方法之后,陈子杨就拿着几根钢管和击打垫跳进了他之前挖三米深的土坑当中。

这个土坑的位置大概位于整片塌陷区域的中心,这里是陈子杨之前选定好的挖盗洞的地方,在这里先下第一铲,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李博健站在大坑的旁边,帮陈子杨递给他其他的钢管。本来陈子杨对他选定的这个地方信心十足,但是当第十根钢管敲进土里之后,陈子杨有些摸不清脉搏了,这个墓穴不可能这么深吧!

十根钢管加上洛阳铲的铲头,已经是十一米的距离了,再加上之前他挖的三米深的深坑,也就是说,现在的铲头已经到达了地表以下十四米的位置。

虽然之前陈子杨觉得这个墓穴很有可能在地表以下很深的地方,但是十四米这个深度也未免有些太夸张了,怀着怀疑的心情,陈子杨又钉进去了三根钢管。

十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