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此时的农民起义,已是星星之火,在四处燎原了。史书记载:“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长白山、高鸡泊、瓦岗寨,更是燃起了熊熊烈火。正向全国蔓延。

二征高丽,开始打得还算顺利,高丽在隋朝几路大军的猛烈攻击下,眼看就要撑不住了。不料,礼部尚书杨玄感,却在黎阳起兵造反。

中央的部长都造反,咋办呢?

被逼无奈

这是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没办法,只好撤军,回去对付杨玄感。

撤军虽是秘密进行,但大把的作战器具、军用物资、后勤粮草,就全部成了高丽人的战利品和囊中之物。这次后院起火,狼狈退回,杨广又是搞得灰头灰脸,可是这位爷,意志坚强,还是不死心。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614年2月23日,杨广又再次下诏,第三次御驾亲征高丽。

这一次,又如前两次一样,照旧征发百万大军,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杨广算是典型中的典型了。

可是不曾想,被迫来参军的有些醒悟了,都不愿当炮灰,纷纷当起了逃兵。杨广穿了一身威风凛凛的军装,亲自设坛祭祀黄帝,将抓到的逃兵一一斩首,并以人血涂鼓,以示警戒。但是,涂人血也没用,当逃兵的还是络绎不绝——不祥的预兆,杨广郁闷得很,只能是唉声叹气。

这时候,杨广心里清楚,国内已是一团糟,即便灭了高丽,又能怎样,还不是控制不住?可是伟大的杨广同学,就是要讨一个说法。

高丽终于给了一个说法,他们也打累了,人疲马乏,无力再战,不想打了,战争的结局,往往还是要靠政治手段来解决。

“小丑”高元遣使上表投降,杨广也就下了这个台阶,命令隋军停止攻击,班师回朝。

水军仍由来护儿率领,本来已经快要打到平壤了,却突然接到回师的诏令。

来护儿召集部下,说:“大军三次出征,都搞不定高丽,这次回去,恐怕就再没机会来了,劳而无功,是做武将的耻辱!如今高丽已经疲惫不堪,再打他一榔头,还怕搞不定?老夫打算打进平壤,把高元小丑逮起来,岂不更好?”

来护儿上表请求出征,还没等到杨广的回复,长史崔君肃怕担责任,催促来护儿快些撤兵。

来护儿仍是慷慨陈词:“高丽已是穷途末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皇上是充分信任我的,老子抓了高元回去,受到责罚,也一个人来顶,怕他个鸟?老子决不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

崔君肃见来护儿铁了心,只好亮出杀手锏,恐吓大家:

“各位弟兄,要是真跟着元帅违抗圣旨,到时候,即使打胜了,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众将起哄,来护儿无奈地长叹一声,泪流满面,只好奉诏班师。三征高丽,又是一无所获。

在回军路上,杨广御驾在河北邯郸时,遭到起义军杨公卿部8000多人抄劫,驾后第8队倒了大霉,杨广的42匹御马,竟然都被抢走。天子御马被抢,杨广也无能为力,可见,面子真是丢到家了。

时值秋风飒飒的八月,来护儿的心里,更是凉意阵阵。

哎,要是皇上给我个二三十万军队,老子放手一搏,高丽小儿,早就给灭了,还用得着这般狼狈?

可是,杨广信不过别人,不会用人,总想自己逞能。无奈心气太高,眼高手低,最后只能是惨败收场。

三征高丽,把杨广的威信彻底打没了,自此以后,谁都知道,杨广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于是,全国各地的造反派,都蠢蠢欲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为什么高丽就这么难打,直到唐高宗年间,才彻底摆平它呢?这个问题,以后我再慢慢细说。

大家都闹事了,有些胆大的,拉起杆子,百十号人,就造起反来,反正又不用办执照,只要胆子大,就他妈的干他一场。

天下大乱!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渊闪亮登场(1)

既然天下已经大乱,混水摸鱼的人,可就要排成长队了。不但有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遍地开花,各地手上握有兵权的官府,也心急火燎地造起反来,“流感”大爆发!这时,杨广的姨表哥李渊,也受了传染,不甘寂寞,有些不安分了。

以前的历史,一直大力贬低李渊,目的就是为了抬高李世民。也不知道中国人怎么总喜欢玩这一套,难道一定要踩了别人,才能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