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听听这些可敬可爱的西华百姓——把咱的开场白记得多牢靠啊!

看看威武四大校尉以及众多护卫的彤红脸孔——忍笑忍的多辛苦啊!

瞅瞅公孙先生捏轿帘的手指——抖动的多有节奏感啊!

瞧瞧包大人的酱紫脸色——憋得多难受啊!

感受一下咱周身的刺骨冷风、渗肉寒气——咱好冷啊啊啊啊啊……

缩缩脖子,环视一圈周围前一刻还挂着泪珠、这一刻却满面笑意的百姓笑脸,金虔不由感慨: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果然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异常强大的!

'size=4'文字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撒花

这一回墨心写得很是开心

因为有墨心最喜欢的一个段子

哪一段?

还用问

“折扇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当初看春晚的时候,就超喜欢这段词,如今还是记忆犹新,没想到今天还真用上了,厚厚

感谢冯、郭两位曲艺前辈

继续努力爬格子中……

'到开封府混个差事 正文 狸猫换太子四 御猫一怒万事难 范氏花厅诉密案'

西华县县衙,临街南向,红柱青瓦,石础木撑,门前场地宽敞,可容百人,平日里自是人迹鲜至,可今日,这县衙内外,大堂之上,衙门之外,却是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几乎全县百姓都聚集于此。

这众多百姓,不是听审,也绝非看热闹,而全为当堂原告,状告那内宫大太监郭槐的义子郭广威。

就听大堂之上堂鼓擂响,堂威呼喝,钦差包大人包青天升堂问案,堂审西华一霸郭广威。

进入大堂百姓,自需谨守大堂规矩,齐排跪地,神色紧张。

而被挤在县衙大门外的百姓,可就没这么多的规矩,摆什么姿势的都有,站着的,蹲着的,因为实在是看不清堂内境况,所以都像兔子似的支棱着两只耳朵探听。站在最外层的一些百姓,连听也听不真切,索性盘膝就地一坐,直等堂审结果出来。

还有几个百姓干脆在旁边跪地祷告,嘴里还嘟嘟囔囔挺有说辞:

“玉皇大帝啊,王母娘娘啊,可千万保佑包大人把这郭爷给审了,让咱这西华县的百姓也过几天好日子。”

“老天爷啊,可千万别让那郭爷再出来祸害百姓了!”

“苍天啊、大地啊、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耶稣大人、圣诞老人,无论那一个都成,您可千万保佑这案子一定要审个三天三夜,最好审得昏天暗地、累得人疲软神乏,让人无暇顾及其它才好啊!”

嗯?!

几个求神的百姓顿时一愣,转头一看,只见几人身侧躬身跪有一人,消瘦身材,细眼紧闭,一会儿双手合十,一会儿胸划十字,嘴里嘀嘀咕咕,忙得不亦乐乎,正是充当说书人的金虔。

几人顿时就不高兴嚷嚷起来:

“哎哎,我说说书的小哥,你来这凑的是啥热闹?!”

“咱们都盼着这案子能早点审完,你在这儿添的是什么乱啊!”

“快走、快走!”

“吵吵什么,没看咱这正忙着呢吗?!”

金虔细目猛然开启,精光四射,顿时把这几个百姓给吓了一跳。

可下一瞬,就见金虔神色一转,如遭了霜的茄子一般,蔫在一处,抱着头又继续自顾自嘀咕起来。

那几个百姓竖起耳朵一听,更是纳闷。

隐约能听懂几个词,但大多都是听不明白。

“宣传造势、名人效应、偶像效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哪条都没错啊……”

“好容易捧红一个偶像,多不易啊……”

“再说那大众偶像,是个多么风光无限、百倍威风的行当,想当初,在咱那时代,可是多少人挤破头都当不上呢……”

“可那猫儿临走之时眼角抛过来的一记寒光,咋就那么恐怖……”

“啧啧,咱是不是该先避避风头,先趁乱逃回开封,等猫儿的火气消了再从长计议……”

说到这,忽见金虔细眸一亮,又频频点头自语道:

“金蝉脱壳,暗度陈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几个百姓摇了摇头。

这说书的小哥八成是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一时吓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