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难道当自小接受精英教育的宋真宗同志是智障不成?(事后证明宋真宗同志智商还行,但情商明显不高,一激动就失去了判断力。)

第二步,由心腹宫女携出太子,才宫内寻一处僻静之地将太子杀死,抛入金水桥下,神不知、鬼不觉。

第三步,有请宋真宗同志前来,声情并茂演绎玉辰宫李娘娘诞下妖孽、祸乱宫廷的戏码。

于是百口莫辩的李妃连月子都没来得及做,就被欢送入了冷宫。

大功告成!刘妃大喜,郭槐大喜,金华宫大喜。

可惜,刘妃和郭槐虽然心眼长了不少,但眼神却是不咋样--没有识人之才。

被他们认定应为心腹的宫女寇珠,本质却是一位为人正直,素怀忠义的女中英杰。

寇珠并未将太子杀死,而是将其送到了负责采办果品的首领太监陈林房内。

负责采办果品的首领太监,可自由出入禁门。

于是心存良知的陈林公公便利用公职之便,将太子送到了南清宫八王爷手中。

八王自知此时自己不是刘妃对手,只得将太子认作亲儿,排在亲生两儿之后,便是以后的三世子。

再说刘妃一月之后产下龙子,即被封为太子,自己被封皇后,自是风光无限,前途一片大好。

无奈,作恶太多,天理循环,这位短命太子竟只活了不到六年,便得怪病,一命呜呼。

于是宋真宗同志便没了儿子送终,也没了太子继位。

无独有偶,恰逢八王领三世子进宫面圣,真宗同志一见此儿,面容形态皆与自己小时一模一样,心生喜爱,当下拍案决定立为东宫太子,承嗣继位。

太子东宫立位,自该往各宫看视,而负责带领太子之人,正是太监陈林。

太子去的最后一宫,便是冷宫,而冷宫之内,只有一位娘娘,便是玉辰宫李妃。

直到这日,李妃才明白自己冤情的来龙去脉,才首次见到自己亲生儿子。

可此时,刘后根基已定,且牵涉太广,已无回天之术。

唯一期望,便是自己亲儿有朝一日登基为皇,才有能力与刘后相抗,替自己洗去冤屈。

本应如此,但却出了一点小差错。

太子虽不知李妃乃是自己亲娘,但因母子天性攸关,自从见到李妃便总是牵挂不已,最后竟向刘后请愿求赦了李妃之罪,引起刘后疑虑,便命郭槐前去拷问寇珠。

寇珠自知命无几日,毅然坠楼自尽。

刘后疑惑更重,终是引起杀机。

三日后,冷宫大火,李妃丧生火海。

刘后终于安心了,太后终于是她的了。

可是她却不知,李妃却因这场大火,在两位忠义太监的舍身护助下,逃出了禁宫。

替李妃葬身火海的小太监名为:余忠。

助李妃逃出禁宫的太监名为:秦凤。

太监秦凤有一名远房亲戚姓范,家住草桥镇西华县,这位范先生年轻之时乃是远近闻名的俊朗男子,夫妇早亡,仅留一子,聪慧懂事,取名为:范瑢铧。

李妃因冷宫大火双目失明,秦凤与范?铧不离不弃相随左右,后秦凤病死,只留李妃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直至今日。

这便是那个凡是现代人都略知一二的“狸猫换太子”的来龙去脉;也是那位稳稳坐在木椅之上,一脸异常平静的范大娘用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娓娓道清的“陈年旧事”。

“包大人,这便是老身袋中之物的来历,你可听清楚了?”

昏暗花厅之内,只听得范大娘平淡声调徐徐而诉,随夕日余光缓缓淡下、弱去,最后归于一片暗寞。

落日余晖缕缕穿过窗栏而入,映射花厅之内阴影重叠,显得众人脸色阴晴不定。

花厅内一片死寂。

包大人黑面重凝,缓缓打开手中锦布袋,从内取出一物,捏在指尖。

霎时间,光华满室,灿灿耀目。

只见包大人指中之物,乃是一枚鸡蛋大小的金丸,流光溢金,精致非常,定眼细望,只见金丸上精巧镌有几字:“玉辰宫李妃”。

“大人,这……”公孙策与展昭同时惊呼,难掩满面惊愕之色。

范?铧直直望向范大娘,双眸溢满水汽,双唇颤抖不止。

金虔面如哭丧,好似见了催命无常一般,比起花厅内众人的震惊脸色,实属异类,幸好此时无人留意。

范大娘面色平静异常,一双盲目无波无澜,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