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卷八 北上传旨-卷十 西征北伐

第三百五十六章 … 高丽强盗

各怀心事的诸女随着卫贞贞转过那一片紫竹林与小湖泊、来到朱浩独居的小院的时候,正好看到敞开的门庭。这里没有任何侍卫和婢女,幽静而淡雅,兰草、青松、翠竹、梅花、门扉、篱笆、深色调的房屋瓦片,一切的装饰与点缀都彰显着主人的淡泊与清高。

尚秀芳忽然在门前驻足,美目涟涟的注视着两边贴着的一副对联,情不自禁的柔声念道:“横枕天涯听苍海,笑看风雨卷黄昏……好美的句子!诗以言志,从此句中足见朱先生的豁达潇洒!”

傅君瑜却皱了皱眉头,忽然道:“既然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为何还要投身官场?”

“二师姐说的对,由此可见他这人口是心非!”傅君嫱没有故意大声说,但在场的几位都刚好能够听清楚。尚秀芳没有搭腔,卫贞贞在门口淡淡道:“先生就在里面等着几位贵客,请进来吧!”

“好!”

傅君落后一步与傅君瑜并肩,压低声音道:“两年前刚遇到他的时候他的确是这样的。”

傅君瑜面无表情的道:“男人多是口是心非,不了解他们的真面目前谁知道他是否装出来的?”

傅君张张口,但终究没继续为朱浩辩白,想要说服这个极有主见的师妹放弃对朱浩的成见显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足以成功的。傅君改口道:“他曾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能只看到其中一点或者一面就给予其肯定或者否定。”

傅君瑜沉默了一下,淡淡道:“他说什么师姐就信什么吗?”

“至少对的是要听的。因为固执于错误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后面这句话也是他说的吧?”傅君瑜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

“……是!”傅君侧头看着她,语气转弱道:“以后你会明白地。”

卫贞贞将她们领到书房前,尚秀芳看到门前的另一副对联,忍不住再次念出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尚秀芳低声念了两遍,眉梢上全是敬慕与欣然,仿佛自言自语道:“这才是真正的洒脱风流之士!”

傅君嫱带着点酸气嘟囔道:“他为何不去专门作诗写对联呢?”

卫贞贞接口道:“先生每年春节都要写一百副对联送出,一部分送达官贵人,一部分送商贾小贩,剩下的都是送给平民百姓的。送与前两者的要么是先生的私交好友。要么就是在百姓中口碑甚好地官员商贾。”

傅君嫱马上道:“那他定只送一两副给普通百姓做做样子,好收买人心吧?”她并没有压低声音,显是说给书房里的朱浩说的。卫贞贞不冷不热的道:“先生的对联大部分都是送给普通百姓的。”

尚秀芳与傅君等人各怀着心思进入书房,却发现朱浩根本没有在里面等她们。入眼处书桌后一副字画首先落入众人眼中,是手书地四个大字:问心无愧。末尾地落款题的是朱浩的名字和印章。稍懂些书法的人都可以看出书写者与书法的造诣比起当世的几位大书法家相差甚远,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对于笔锋与结构的处理还不够火候。但其不算公正的字迹里仔细品味起来却饱含着一种别样的风骨。

尚秀芳在看到这一副字时情不自禁的想起当初在洛阳董家酒楼偶遇朱浩时,他孑然转身离去,并说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时地绝然孤傲。从他身上几乎可以看出墙上四个字地影子。

“请别人来这里谈事情,自己却消失不见。这位朱殿下比皇帝的架子还大么?”依旧是傅君嫱的冷嘲热讽。

“傅小姐过奖了,朱某可没那么大的面子。而且寒舍简陋,招待不起连皇帝都要亲自迎接的宾客!”朱浩的声音从书房后的花园传进来,不过人人都可以听出其中地疏远和冷意。

傅君嫱忍不住想要反唇相讥,傅君和傅君瑜同时将她拉住,她才哼了一声气嘟嘟地瞪着花园的方向。

“朱某不愿因小失大。所以现在就步入正题。第一。数十万俘虏必须无条件遣返大隋;第二,贵国必须交出包括韩朝安在内地一切明里暗里支持的马匪海盗,并承诺以后绝不再次做出这样有害两国邦交之事;第三,划定大业八年的边境线后,贵国的军队不得以任何理由越过边境线半步。如果有贵国平民在未经大隋允许的情况下跨国边境线,以偷渡论处。轻则遣返贵国,重则杖刑警示!”

虽未见到朱浩的人影。但谁都能听出话语中的强硬和冷厉。让人无法兴起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