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上周老总就警告过小珊如果还不尽快纠正自己的举止行为,就请她另谋高就了。

※BOOK。※虹※桥书※吧※

第16节:举止得体好办事(2)

小珊虽然其他方面都很优秀,但不良的举止却给她增添没完没了的烦恼,也阻碍了她未来的发展。所以得体的举止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的举止不得当,纵使你有再好的口才,也会让人讨厌你,又怎么能够帮助你办事呢。

人们一定要遵守举止有度的原则。我国古代对人体举止就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审美要求。正确而优雅的举止,可以使人显得有风度、有修养,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反之,则显得不雅,甚至失礼。什么样的举止才算是有风度呢?大家在办事的时候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1)点头

这是一种最常使用的礼貌举止,经常用于与他人打招呼。用点头来打招呼时,点头者应两眼看着对方,面部略带微笑,等对方有表示时再转向它方。点头打招呼也可以在较大的迎送场合使用,当迎送者较多或距离较远时可以用点头表示敬意,也可以点头和招手配合使用。

(2)举手

这是一种与对方距离较远或交臂而过时间仓促时的打招呼方式,也是一种常见的礼貌举止。由于条件所限,打招呼者无法与对方交谈或站停施礼,在这种情况下,举手打招呼是最合适的。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表示认出了对方,而且还可以在短时间里、远距离内表达你的敬意。

(3)起立

这是一种在较正式场合使用的礼貌举止。在较正式场合里,有长者、尊者到来或离去时,在场者应起立表示敬意。如长者、尊者是来访,在场者应起立表示敬意,待来访者落座后,才可坐下;如长者、尊者是离去,待他们离开即可落座。

(4)鼓掌

这是在社交场合表达赞许或向别人祝贺等感情时的礼貌举止。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重要人物出现、精彩的演讲完毕或表演结束,人们可以用鼓掌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赞赏。鼓掌通常应该出声,不出声仅做出鼓掌的样子也可以,但要让别人看见你的动作。

(5)餐桌上的举止

开始用餐时应注意只有当主人示意开始时,客人方可开始;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的客人,也不要把盘里的拨到桌上,更不能打翻盘碗。

正确而优雅的举止,可以使人显得有风度、有修养,给人以美好的印象。

当然,礼貌举止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在这里只是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在社交场合,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恰当地运用这些礼貌举止,既不要过于谦卑,也不要过于傲慢;做到举止得当,礼貌周到,充分体现出你的教养和风度。这样,就会给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BOOK。←虹←桥书←吧←

第17节:眼神使你所向披靡(1)

眼神使你所向披靡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眼睛具有反映深层心理的特殊功能。眼神一向被认为是人类最明确的情感表现和交际信号,在面部表情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眼神与谈话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它忠实地显示着说话的真正含义。

民谚道:〃一个目光表达了1000多句话。〃心理学家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常见的瞳孔语言是,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缩小,还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怀有极大的兴趣,还表明赞同和好感。

即使是转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所以,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

古代孟子就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都能从眼神里显示出来。

所以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神,在办事的时候更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位公关小姐,要为公司办一些事情,必须到某公司和总经理面谈。她穿着正规套装,微笑地大步向总经理走去,在用力地和总经理握手时,自信地直视着他的眼睛,在和总经理谈事情的时候仍然不时地用眼神和对方交流,甚至大方地把眼神停留在对方的眼睛或脸上几秒再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