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啊U饧付位八档靡丫�迩宄���貌蛔旁僮魇裁唇馐汀N蚁衷谥幌刖驼饧付位八档愀邢牖蛘呖捶ǎ�詈蠼馐推洳��脑�颍�闶俏乙患抑�裕�

第一,中国人创造了大部分技艺的说法,在“*教初期”就已经有了。*教初期,相当中国历史上的初唐,公元第七世纪。那时候,还没有东西文化这个概念,当然更谈不到孰优孰劣,孰高孰下的价值判断。穆斯林们,特别是波斯的穆斯林们,能有这样的见解,是非常不容易的,是能令人吃惊又钦佩的。他们说出这种看法,毫无所蔽,毫无先入之见,因此是完全真实的,完全真诚的,完全可信的。

第二,在中世纪,穆斯林是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他们是文化的内行里手,他们的话是有分量的。

第三,穆斯林们提到了中国人和希腊人。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它的基础,而古希腊文化则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当时虽然还没有东西方文化这个概念,讲的却就是东西方文化。

第四,为什么只讲东西方文化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尽管已经创造大大小小许多不同的文化;但是,从宏观上来看,人类文化只能分为东西两大体系。一直到今天,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变。一千多年前的穆斯林们直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把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希腊拿来对比,产生了引文中所说的那一种看法。

第五,古代穆斯林的这一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不管古希腊文化多么灿烂,多么光辉,出过多少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但是,古希腊确实没有像中国有的这样几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等。因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代穆斯林观察之细致,综合之准确。也许由于我孤陋寡闻,读的书不够多,我还没有在任何书中读到这种说法。我们不能不对古代穆斯林表示敬意。

承认这个说法,是一回事。怎样来解释这个说法,是另一回事。那么,究竟怎样来解释这个说法呢?

我还是我那老一套。最近几年来,根据自己的胡思乱想,我逐渐认识到,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从宏观上来看,只有两种:一种是分析的思维模式,一种是综合的思维模式。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以这种思维模式为基础,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露,并不限于哲学,不限于精神文化。不这样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我这种二分法是正确的话,那就必然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果只表现在某一些方面,而在另一些方面则不是这样子,那就证明我的二分法不准确。

在精神文化中,应用这二分法,并不困难。我曾在一些文章中,给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个著名的命题做了“新解”。天,我认为指的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否则人类前途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甚至存在不下去。在天人的问题上,西方与东方迥乎不同。西方视大自然为敌人,要“征服自然”;东方则视大自然为亲属朋友,人要与自然“合一”。后者的思想基础显然就是综合的思维模式,而西方则处在对立面上。

古代穆斯林论中西文化的差异(5)

这个道理,在哲学上并不难讲。但是在技术方面怎样呢?由于自己不是搞科学技术的,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思考不下去,甚至有点不大敢思考。偶尔阅读《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4期,页37—39,吴文俊:《关于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中间有一段话:

笔者曾在多种场合,指出我国的传统数学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有着它自身的发展途径与独到的思想体系,不能以西方数学的模式生搬硬套。我国的古代数学基本上遵循了一条从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概念与方法,并上升到理论阶段;精炼成极少数一般性原理,进一步应用于多种多样的不同问题。从问题而不是从公理出发,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推理论证为主旨。这与西方之以欧几里得几何为代表的所谓演绎体系旨趣迥异,途径亦殊。由于形形色色的问题往往归结为方程求解,因而方程求解就成为中国传统数学《九章》以来发展中的一条主线。这与西方数学之以定理求证为中心者正相对照。

……

我国传统数学在从问题为主旨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以构造性和机械化为其特色的算法体系,这与西方数学以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所谓公理化演绎体系正好遥遥相对。《九章》与《刘注》是这一机械化体系的代表作,与公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