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月如牙吗?吟不吟得出李白低头思故乡?

月如镰吗?割不割得断人间痴爱情肠?

唉!

月不曾瘦,瘦的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关雎情郎。

月不曾灭,灭的是诸行无常。

山中一片寂静,不该独醒。

推门。

若有眠,枕的是月。

莲众

早晨,闲步宝桥过,有晨雾渺渺,有竹风徐徐,有莲韵隐隐,有水声潺潺!

宝桥,架起这边儿的清风,那边儿的朗月,架起天上的云影,水中的莲姿,我,合四方而立。

就如此步入一个清净境界,与莲独对。

许多时候,有一种特殊的属于自然的特质,在深深追寻我,让我于晨光月影之中,感受到那个本然的自我,仿佛正破过许多尘埃泥垢的沉积,正深深地在对我微笑,对大地微笑;从这样的晨光花影中回醒时,再凝眸望芸芸众生,总是通身升起一个心愿,愿将自己凝聚成一道甘泉,向人间尘土奔洒而去。

是不是莲华也有无限心愿,不止欲渡晨夜,更希望托掌如宝筏,渡一双双泪干过的眼,到那清凉的浓荫彼岸!

我心悦于这样的宁谧,便深深走入莲华的世界。

从佛本行集经卷三的扉页落下七茎优钵罗华之后,云童子仿佛也来到宝桥,跂足探桥下绿水,只有一圈一圈的圆叶随波,翻姿成半,却已不见一朵朵托水而憩的莲。宝桥的那端,走来了一位清秀的青衣婢子,原来是贤者,手中正捧着七朵莲华,与一只陶瓶,要到桥下取水,好一阵清香而来,及她款款的莲步!云童子眼睛一亮,上前有礼趋请,那贤者出语清脆:

“自然是要供养燃灯世尊的啊!”

云童子请求着:“姐姐,我这儿恰有五百钱,我跑累了整座城整片林子池塘,也找不到一支莲!姐姐,您愿不愿成全我,舍给我五茎莲华?”

青衣婢子低头俯视手中的莲,犹有睡*点,一缕清香幽幽,她问道:“这位童子,您买莲华,要做些什么啊?”

云童子躬身一揖:“姐姐,我今日就实在向您说了:如来出世,难见难逢,我听闻燃灯世尊要来这莲华城说法教化,心里无限欢喜,便想买莲华恭敬供养,种诸善根,为未来世求成无上正等正觉!姐姐,您可愿成全我供佛的心?”

贤者连忙回礼,便缓缓地说:“我观您,内心智慧,外貌威仪,如此勇壮刚强,又有一片爱法精进的诚心,您一定会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的!您可愿意许我一个请求?”

云童子关切地问:“姐姐,您请吩咐!”

贤者的脸上泛起了一酡微红,但她的眸子闪烁着更晶莹的光芒:“您可愿意许我,在您未得圣道之前,生生世世,做您的妻子……若您得道,我亦剃度出家,做您的弟子。若您许我,这五茎莲华,便亲手与您!”

云童子迟迟接扶那捧花的手,一脸怜惜:“姐姐,我今发愿求于菩提,乃为了救济一切众生;若有人来索我的妻子,我亦应布施。您若一心爱恋着我,那么我为众生割舍的心愿便不成了,您能在那时,不阻难我的布施?”

贤者礼拜而答:“若有人,来向您乞求我的身命,我也不生悭贪之心,又何况男女及财物?”

云童子俯身扶起:“如是!如是!来生来世,您生生世世都是我的妻!!”

童子持受五茎莲华,与她相对无言,便欲告别。贤者又将手中的莲华,递送到他手上:“这两茎,让我布施给您,一支是您,一支是我,同作未来因缘!”

……

合卷!空荡荡的宝桥上,已走过几世几劫的因缘?日已在竹梢,醺红如醉,是不是也为甫时的一席话感动?

我俯身而探,好一池塘莲华大醒,雪白的粉红的,却不知哪五茎是“生生世世为我妻子”,哪两茎又是“同作未来因缘”。

只知,醒着的一朵朵,好似一桩桩的无限心愿!

天泉

所以,第一声雷乍响时,我心便似虚谷震撼!

好一阵奔腾的雨,这山顿时成了一匹大瀑布,泉源自天!

从宝藏堂的冷气中出来,那一身封骨的冰,逐渐化去,仿佛化成了一滩水落地哗哗;重新披上山凉这件衣裳,筋骨也轻了几许,可以羽化了去的感觉。

奔雨如帘,有人正穿过,是哪一位戴着斗笠的师父?一袭长衫不急不徐而过,仿佛宽袖里藏着好风,一行一履那么不轻易踏破水珠就去了。

急躁的是燕,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