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多谢指引,老伯。”黑煞女魅大喜过望,立即偕张允中往回走。

村内一栋大院的高楼上,有人藏身窗后,留意村口的动静,目送两人的背影去远,才离开小窗。

临湖庄庄南湖,设有专用的码头。

就在两人离去后片刻,一舱小蓬船从上游缓缓划向码头,一看便知是来自州城。

庄称临湖不能算错,但也不能完全正确。

下游两里左右,便是淮河口。

湖水在汛期淹没了河口两岸,临湖庄也就成了湖的延伸部份,已分不出河与湖了。

舱面出现一个青衣人,向码头打出一连串手式。船驶近码头,码头上已出现三位青衣大汉接船。

不等船系妥,钻出六个人,领先的人,赫然是衣着华丽,像位富家公子的公孙英。

新春坊就在东门内,沿大街向左一折,长街的西首就是巍峨的甄宅,光是院门楼,就比一般民宅的主宅还要好十倍。

东大街附近都是店铺,有三两家客栈,却不见有酒坊食肆。

原来这一带的客栈,皆兼发贩卖酒食,小饮小食全天供应,入店的人并不一定要住店,吃了就走皆大欢喜。

张允中与黑煞女魅艺高人胆大,就在东大街的悦来客栈安顿。

从悦来到甄宅,虽说是两条街,其实相距不过百十步而已,出门转一个弯就是甄宅。

在店堂进食,他俩刀剑不离身。

送饼上桌的店伙一团和气,似乎对刀剑毫不介意。

“两位客官像是前来访友的?”店伙主动打招呼。

“你怎么知道?”张允中含笑反问。

“敝地经常有练武的人光临,也多少与甄三爷有关。甄三爷早些年在外地走动,交了许多朋友。两位风尘仆仆,操外地口音,所以可能是而来求见甄三爷的,没错吧?”

“没错,甄三爷是贵地的名人嘛!”

“是啊!他是本城三大名流之一。两位如果要前往甄宅拜会三爷,最好是午后申牌左右前往。”

“为何?”

“甄三爷上了年纪,喜欢睡睡午觉。而且,早上从不接见客人。”

“哦!晚上呢?”

“客官笑话了,有身份的爷们,晚间怎么会见客?”

“原来如此。不过,在下与这位姑娘,不是甄三爷的朋友,去不去慕名往拜,还不一定呢。”

张允中向对方表明态度:“我想,贵栈必定与甄三爷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更近些。”

“街坊嘛!彼此之间相处得还好。”店伙避重就轻:“甄三爷府上的爷们,经常到栈里来照顾。两位如果想见甄三爷,可以找他们先容,方便些。”

“在下记住了。哦!有一位姓单的和他的八位女伴,还没离开吧?”

“姓单的?”店伙一楞:“单什么?”

“单定远,江南来的。”

“单定远,江南来……”店伙摇头:“小的没听说过这个人,怎知他离开没有?”

“真的?”

“小的不说假话。”店伙笑笑走了。

黑煞女魅一直冷眼旁观,留意店伙的眼神变化。

“他明明在说谎。”

他向张允中低声说,指指转到另一桌招待食客的店伙背影。

“这间客栈,不但与甄家关系密切,也是甄天王的耳目。”张允中也低声说:“甚至,甄天王是此店的暗东,这种作法,正是江湖人的惯技。”

“车船店脚牙,能控制的住,就成功了一半。允中,日后你建立基业,也必须控制这些人。”

“那是当然。如果我所料不差,不久之后,就会有人来找我们了。”

来找他们的人,来得比他们想像中要快。

当他们进食毕,返回客房的同时,来人便随后而至。

两人各住一间上房,毗邻可以相互照顾。

张允中刚在内间洗漱,便听到叩门声。

“客官,开门,有人前来拜望。”是店伙的声音。

“等一等。”他说,最后抹了一把脸,出到外间。

挪了挪插在腰带上的刀,他拉开了房门。

店伙送来一壶茶,后面跟着一位穿长袍的中年人。

“在下甄福。”中年人抱拳含笑招呼:“奉三爷所差,前来向张允中致意。”

“请进。”他抬手引客入室:“没想到甄老兄来得这么快。请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