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不挖掘战壕,应对越来越强劲的英国远征军的反击。

另一方面,刚刚结束的让布卢城会战,德国装甲部队遭受了组建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在短短三天的交战过程中,德国就损失了63辆三号坦克以及47辆改装的黄鼠狼2型自行反坦克炮。这个损失让参谋长博克这种老成持重的将领倍感担忧,他担心德国陷入战争泥潭,走上前一次战争失败的老路。

但是勃劳希契元帅对这一切不以为然,因为德国真正准备打出的重拳其实是在色当一线,所以他依旧认为德国有机会获得胜利。而且海军的顾问也告诉他,德国现在的海上力量比起1912年的时候更有优势,这也给了他更加强大的信心。

当然信心还来源于国内,在阿卡多和奥古斯两个人的努力下,德国已经动员了整整100万预备役人员,成立了由魏克斯上将指挥的h集团军以及由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i集团军。这次扩军让国防军实力更加雄厚,拥有了总数超过500万的作战部队。

党卫军分别成立第6装甲师和第7装甲师,分别编入h集团军的第9装甲军和i集团军的第11装甲军。这两支部队还装备了新生产的1000多辆装甲加强型豹式坦克b型。

这么一来,德国现在拥有了整整8个集团军,分别是伦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a集团军,凯特尔将军指挥的b集团军,勒布将军指挥的c集团军,莫德尔将军指挥的d集团军,李斯特将军指挥的e集团军,克卢格将军指挥的f集团军,魏克斯将军指挥的h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i集团军。

当然如果纯粹按照规模来划分的话,a集团军和b集团军现在完全可以用集团军群来称呼了,这两个集团军的规模和编制几乎是其他集团军的二倍甚至是三倍。比如a集团军现在就编有第1、第2、第5、第7四个装甲军,规模是别的集团军的四倍。

所以勃劳希契在介绍完了现阶段的战局之后,用教鞭狠狠指了指色当地区的德军部队标识,自信的对阿卡多说道:“下一阶段,陆军将和空军配合,全面执行挥镰行动,在这里、这里还有这个地区,同时展开攻击。”

“我们能否在色当以西地区取得胜利,保证部队能够快速推进呢?要知道我们手里的装甲部队并不多,一旦陷入消耗战,形势将对我们不利。”博克不得不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勃劳希契指了指色当西面的大片地区说道:“法国部队在这里没有任何主力部队,我们的装甲部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攻击目标。我们的步兵也补充了大量的交通工具,就是希望这些部队可以跟上装甲部队的进攻速度。”

最后他看向了默不作声的元首阿卡多,站直了身子说道:“我的元首,虽然我坚信我们必将赢得这场战争,但是我还是要在这里向您保证。这一仗如果不能取胜,我会选择最体面的方式给您一个交代。”

第282章 282点将

阿卡多站起身来,走到勃劳希契元帅的身边,把手按在了元帅的肩膀上,对他笑了一下。他回过头来,扫视了一番他的将军们,然后才缓缓开口:“你们都做的很好,我非常满意你们的准备工作。”

这句话让在座的将领们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在一个通晓战争的强势元首面前,想要做到万无一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元首现在的褒奖,就是对他们这些军人兢兢业业的肯定。

但是在另一方面,阿卡多自己却知道自己的斤两。他没有被胜利和独裁冲昏头脑,相反在一些小细节上他保持了一个小人物的谨慎和警惕。他不断提醒自己,避免出现另一个时空中希特勒对军事指手画脚的局面。他让自己尽量尊重将领们的决策,而只是在非常不满意的时候才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军队的细节掌握元首阿卡多显然不如那些科班出身的德国将军们。什么时候补给,什么时候休整,什么样的部队可以作战,什么样的部队应该整编,第11步兵军要什么样的炮弹,第2装甲师需求多少桶汽油,哪支部队推进到了哪里损失了多少士兵……这些东西他没有必要知道,所以阿卡多将这些问题都堆给了元帅勃劳希契。

他的努力明显得到了回报,二战中最高统帅部与各个将领之间那种紧张的关系暂时还没有出现,那一次著名的改变双方态度的刺杀也消弭于无形。现在国防军对元首马首是瞻言听计从,整个德**事机器飞快转动效率惊人。

“接下来,就是拼真正的实力了。”阿卡多指了指色当附近的地图,无奈的说道:“没有可以投机取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