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1/4页)

略微有些可惜的是,预想的大规模轰炸并没有到来,也就让约翰这个临时动员起来充当消防队员助手的人没了工作,所以没了生活来源的约翰一家现在过得并不好,甚至可以用悲惨来形容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还有角落里八成新的皮包,心里无奈的盘算着明天是不是找个地方把这两个东西卖掉。再趁着还没出现什么乱子,为家里多囤积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第二天他卖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家当拿着钞票站在卖粮食的地方的时候,却实在是哭笑不得了起来。因为他看见的是十倍于前两天的粮食价格,还有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买粮人群。

德国潜艇在运输线上的绞杀攻击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英国本土粮食供应出现了短暂的缺口,这是粮食涨价的直接原因。而海军的战败让整个国家的民心出现动摇,人们变着法的自己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给英国国家的粮食储备又挖了一个大坑。

于是乎粮食的价格一涨再涨,如果不是怕没有吃的,约翰甚至都有一种冲动回家去把那袋面粉拿出来卖了,估计至少能换回结婚戒指,还能再多买两个回来。

旁边的征兵处场面也是火爆异常,一方面英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确实旷世罕见,一听说国家有难,很是自觉的就前来排队,应征入伍。英国本土的部队也几乎是在几天之间,就从原本的不足10万,扩充到了蒙哥马利都非常满意的30万。

虽然这30万大军里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可是毕竟人数上在那里摆着,比起原本的估计要好了不少。这一点也让焦头烂额的丘吉尔解脱了不少。

征兵报名处的一旁,就是水手报名处,那里的人比起征兵报名处来只多不少。英国是一个岛国,所以国内以水手为业的人不在少数,有很多人世代都是水手,并且老一辈儿里甚至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船长”。

祖国有难让这些平时走路都拄着拐棍的老爷子们又站了出来,这些人不是一战时英国海军的壮年主力,就是世代出海的浪里白条,丝毫不在意那些招募处人员关于“德国潜艇恐怖无比,北大西洋航线多数情况下有去无回”的恐吓,义无反顾的宣誓要为祖国效力,成为出海航行的强有力预备兵团。

虽然这些爱国人士的勇敢和执着让英国政府还有皇家海军少了几分关于船员短缺的忧患,可是军舰还有船只的损失却是真真切切无法弥补的,就在这不满25天的可怕消耗里,英国庞大到近乎天文数字的船只总吨位,硬生生被砍去了十分之一。

只有少数知情人才明白德国海军吕特晏斯还有邓尼茨两人脖子上挂着的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的分量有多么沉重,那可是和上百万吨的英国沉船吨位等量的啊。所以雷德尔这几天频繁的登上大德意志报,就连那根元帅权杖都蓝的让人眼花缭乱。

当然这一切对于约翰来说都过于遥远了,他现在只是上百名站在粮食销售点门前排队的普通市民中的一员,手里攥着的是卖掉手表还有皮包换来的几张钞票。

他心里想的并不是寒冷的北大西洋海面上,大英帝国的舰队的命运,也不是法国大陆上几万英国士兵的生或死。他只是惦记着队伍到他这里的时候还有没有粮食,只是惦记着在昏暗阴冷的地下室里,自己的妻子还有孩子会不会冷的抱在一起。

好不容易挨到队伍的靠前位置,隐约也能看见了那个卖粮食的窗口,不过却也见识到了更加令人绝望的一幕。一位店员在两名士兵的保护下,将门口黑板上写着的面粉价格,每100克面粉又往上提了30个便士。

涨价引起了后面排队着的无数市民的不满,眼看着就要骚动起来,两名士兵吓得赶紧摘下了步枪,拉动枪栓把子弹顶上了枪膛。

随着人们的怒吼声越来越大,粮食销售点里走出了一名军官,他对人群这边清了清嗓子,大声的喊道:“因为7000吨的运粮船半月梅号在北大西洋被德国潜艇击沉,这批粮食只能涨价销售,如果可以等的,下周有新的运粮船只靠岸,价格自然会下降!请大家不要激动!”

人群中还是有人激动的挥舞着手臂,摇晃着手里的钱币,大声的谩骂诅咒着,声讨着这个涨价的不公和卑鄙。约翰是不敢在这种时候出头的,何况他前几天刚刚结交了一名军官,自然不会在这里与军队作对,于是只好避开前面挥舞着手臂大声咒骂的男人,往边上躲了两步。

“呯!”一声枪响。那军官端着手枪,枪口正在冒烟,而约翰面前那个叫喊的最凶的男人,仰面倒了下去。

“纠集大家,煽动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