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雷恩苦笑了一下,然后指了指不远处那辆巨大的kv…2型坦克,开口说道:“这东西给我的部下造成了恐慌,说实话如果正面和这种坦克交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来问问专业的你们,有什么办法对付这种怪物么?”

那工程师裂开嘴笑了起来,然后回头喊来了一个负责统计的军官,让他来给雷恩具体的解释一下这种坦克的优点和缺点。

“显然,这辆坦克的优点就不用多说了,装甲非常厚重,88毫米大炮在1200米的距离上对付这种厚度的装甲有些困难,最把握的距离至少也要1000米,建议你们在这个距离上开炮。”那个军官看了看记录之后对雷恩解释道。

“不过那个152毫米口径的大炮……1000米的距离上似乎比较危险。”雷恩皱着眉头接着说道。

“放心吧,我觉得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危险。”那军官笑了起来:“这辆坦克的内部保存的非常完好,所以我们清楚的知道了这种坦克的弱点。”

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那辆kv…2坦克:“火炮确实威力十足,不过瞄准装置非常落后,精度在700米的距离上都无法保证,所以这辆坦克在1000米外击中你的概率并不高,接下来它的炮弹是分装的,所以这辆坦克开炮之后想要再射击,至少要20秒以上。”

雷恩点了点头,这一点他猜到了,比起虎式坦克上的88毫米口径大炮,苏联这种152毫米口径坦克炮太大了,炮弹如果不用分装式根本就不可能在狭小的坦克里装填,所以射速就是这个大家伙的一个软肋。

“另一个问题出现在这个大家伙的炮塔转向机构上,因为它的炮塔太重了,所以原本是为kv…1型坦克设计的旋转机构就变得力不从心了——这辆坦克的瞄准和调整都非常缓慢,慢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我想,如果不是开这种坦克的人疯了,那就一定是设计这种坦克的人疯了。”那名军官撇了撇嘴。

“剩下的问题我可能猜到一部分。”雷恩看了一眼那辆坦克的履带还有轮子,就开口接着说起了他的见闻:“这辆坦克的机动性想必也非常差吧?我亲眼看见它卡在路基上没办法爬过斜坡。速度也慢得让我以为他们的驾驶员没有吃饭。”

那军官点了点头,对雷恩伸出了一个大拇指:“你猜对了,这辆坦克的时速比推着虎式坦克前进快不了多少,而且变速还有转向的时候非常容易熄火……现在你还有什么要问的问题么?”

“我们什么时候换新的坦克?”雷恩想也没想直接开口问道。

“新坦克?想也别想了。”那军官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上面倒是有给虎式坦克加装焊接钢板以提高防护水平的方案,至于更新换代……你可要等好长时间了。”

虎式坦克的设计初衷,是在“火力、防护、机动”这三个坦克主要性能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虎式坦克还划时代的融入了后勤保障简化概念,很多零件可以与豹式坦克通用,而且采用了成熟可靠的结构和设备。

比如说虎式坦克的发动机,就完全可以说是德国机械工业设计的巅峰之作。这种发动机不但输出功率高,而且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台发动机还非常可靠耐用。这也是为什么德军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坦克可使用率的原因,豹式和虎式两种坦克的故障率都非常低,那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故障返修,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燃油的杂质太多导致的。

如此千锤百炼设计出来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事实上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主战坦克的雏形,在几项重要的指标上,这些德国坦克都维持了一个恐怖到令人发指的平衡性,如果要在某一项指标上加大投入,那么付出的代价就是其他性能指标的大幅度下降。

所以当得知苏联在战场上投入kv…2坦克的时候,阿卡多没有丝毫的惊讶和恐惧,他知道苏联在坦克发展的道路上探索的方向出现了偏差,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回到老路上来——等到他们开始量产t…34还有斯大林坦克的时候,才算是“毕业”了。

换个思维,现在德军装备的主力坦克是豹式还有虎式,这些坦克即便是面对苏联的重型坦克也有一战之力,当然也就不急于去更换新的武器装备了,装备105毫米口径火炮还有夜视仪的“虎王”坦克现在还在设计定型阶段,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成气候的kv…2就打乱自己的步伐。

“相信元首,他看重武器革新的程度可比你想象的还要多。”那军官看了一眼不再说话的雷恩,开口劝道:“真的把一种开上几十公里就只能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