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部分 (第1/4页)

巴顿之所以这么急着赶来,而且急着用劣势兵力拼隆美尔的优势大军,无非有两个依仗,一个是美国的产能正在稳步提高,他有信心用两辆坦克甚至更多辆坦克去拼隆美尔的一辆坦克,到时候他得到的补给数量绝对会超过隆美尔;另一个依仗就是托布鲁克里面的英国守军,一旦会战开始,托布鲁克里面的英军一定会趁机杀出,到时候混乱一起,隆美尔必然会受到损失。

他就是来送给隆美尔吃掉这些部队的,就如同送一份热乎的肯德基豪华午餐。只是这份大餐有些硬,如果要吃掉的话,搞不好要崩掉几颗牙齿。

其实在漫天黄沙的道路上,坐在指挥车里的巴顿也在反复计算隆美尔的兵力,他得到的消息让他感觉非常不妙,至少他越来越觉得冲上去并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隆美尔手里的装甲部队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在攻击托布鲁克的战斗中,正好相反,攻击那里的主力是传统的步兵配合上海军的巨炮。这就让巴顿不敢轻易的冲过去展开决战了,显然隆美尔正在等着他一头撞过去,撞在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前装甲板上,撞得头破血流。

况且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丢失,让巴顿这员骁勇善战的悍将也有一股独木难支的窘境,制海权的丢失让巴顿的物资不得不经过非洲南部绕路运输,为了确保这条运输线的绝对安全,英国和美国才默认了戴高乐兵进索马里。

毕竟,要绕一个大圈子啊,因为这个大圈子,巴顿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油料永远在路上,巴顿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装备也永远在路上。绕过好望角绕过整个非洲,经过索马里,胆战心惊的经过苏伊士,才能到达巴顿的手上。

制空权就能让人痛苦了,好天气下不敢集结不敢进攻,要等下雨,要等沙暴要等一切不利于作战的坏天气。虽然在北非的德国空军远没有欧洲时候那样凶残,可是依旧也是一支让人不寒而栗的强大力量。

巴顿很想乐观估算一下自己熬到托布鲁克之后手里剩下的兵力究竟还有多少,不过现在他手里拿着的报告显然不容许他继续乐观下去。美国的m3坦克故障率本身就比德军的豹式坦克还高,他粗略估计一番之后,发现自己千里跃进之后,能找到400辆坦克发起进攻,就算是万幸了。

如果再算上德国空军的干扰,美军的坦克部队能剩下300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这是估算结果,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美国一路长途跋涉,最终只剩下200辆甚至更少的装备。

用不到300辆落后的m3lee坦克和m4坦克去攻击至少是自己兵力两倍的德国豹式坦克?开什么玩笑?如果这个命令传到前线的美军基层,那么这仗根本就不用打了,弄不好第8集团军明天就会爆发出哗变来。

“给蒙哥马利将军发电报,告诉他,我们的计划要改变一下了,这么稀里糊涂的撞上去,弄不好要被隆美尔全吃掉啊。”巴顿捏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雪茄,皱着眉头对参谋说道。

他的参谋显然比他更不看好这场战役,于是干脆就实话实说:“将军,我们这么一路开过去,有一半装备得丢到半路上,德军一旦在战场上获取优势,一路追击我们,这些丢在半路上的装备就都要丢给德国人了……”

巴顿没有说话,于是参谋去发电文,那边蒙哥马利的回电动作并不慢,显然对方也已经考虑到了战场上的态势问题,毕竟北非的决战事关重大,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我明白,可是如果我们不去,那么丢掉托布鲁克造成的影响,就足以超过整个第8集团军全军覆没了。英国如果丢失印度,澳大利亚再被日军威胁,那么很可能就此退出战争……”拿着电文,巴顿又一次沉默了起来。

他不懂政治,和他说政治不如和他谈谈军事来的直接一些。在他的眼里把一个集团军送给对手吃掉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如果有必要设置诱饵的话,也必须干掉更多的敌人才算是赢得胜利。

可是现在盟友在给他的军事作战拖后腿,这让他有些恼火,却因为有上司压着,一时半刻还无法表现出来。法国流亡政府的领袖戴高乐借口保护航线,动了维希法国的索马里殖民地,结果托布鲁克外海的法国战列舰让北非战场彻底陷入了被动局面。英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埃及殖民地还有苏伊士运河,同样千方百计的想让美国和德国拼个你死我活。

巴顿有些凌乱,他不明白为什么索马里内的维希法**队从来没有出面干涉过任何盟军的运输行动,戴高乐却非要在这个时候动那片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蒙哥马利宁愿丢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