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 (第1/4页)

盘箍硕嗍�家丫�透�斯�蛘吒脑斐勺孕蟹刺箍伺冢�衷诨乖谏倭可���2号坦克改进型底盘主要是供给伞兵作为战车使用。

3号坦克也已经停产,但是其底盘却作为自行火炮还有突击炮的载体一直生产,甚至有扩大规模的迹象;豹式坦克同样因为设计成功,一直充当着德国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其底盘改进成了包括自行火炮以及突击炮在内的大量装甲车辆。

而虎式坦克更是作为德国装甲部队的拳头,凌驾于世界坦克之上,成为德军手里无人能敌的超级武器。可以看到德国从生产第一辆坦克开始,就从来没有浪费过产能,它生产的,就是有用的。

加上从3号坦克开始,德国坦克就以故障率低、可靠性极佳著称,所以德国坦克一路走来,除了被敌人击毁的坦克之外,少有报废的坦克出现,因此前线坦克保有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如此庞大的坦克数量,让阿卡多的部队所向披靡,终于不用在意被苏联那可怕的坦克海洋淹没。可是这样做的最直接代价就是,对于石油资源的消耗,同样大到让人恐怖。

阿卡多不是没有努力过,他在和平时期就抛出了中东石油这个大杀器,一手推动了中东石油资源的开采。也正因为如此,他秘密积攒下了大量的原油储备,一度高达500万吨的原油让他的石油积累计划颇得当时国防军将领的支持。

随后闪击波兰、鏖战法国都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也让德国的石油储备不降反升,达到了历史上最为夸张的1100万吨。法国的速败让德国人不仅仅捞到了黄金等外汇储备,捞到了大量的工业设施,还捞到了难以想象的战略资源。

依靠这些战略资源,英吉利海峡之战顺利打响,德国入侵英国的战略计划得以实施,德国完成了“究极大西洋壁垒”的建设,让自己两线作战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彻底完成了欧洲西线战略。

可是从英国之战开始,德国的石油储备就开始走上了入不敷出的下坡路。虽然缓慢,但是依旧让人惊心动魄:英国人几乎没有给德国人留下太多的战略物资,德国打完英国之后原油储备下降到了1000万吨。

这个时候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德国对内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振兴改革,阿卡多作为元首承诺让每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德国将在40年开始普及电视机等高级奢侈电器设备。这让德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也让国内对于石油的消耗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38年年底,德国原油储备下降到了800万吨,驻守在法国与德国境内的国防军部队开始削减燃油战略储备,1939年年初,海军也不得不加入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序列中,航母舰队的出航被削减到一年两次。

因为战争进行的太快,在叙利亚的石油投资根本还看不到什么回报,隆美尔的中东攻略因为东线的血战都被迫陷入到了停滞状态。因为国内工业能力的壮大和发展,德国原油差不多已经衰减到了一个让人担忧的地步。

确实,现在的原油储备总量还比开战的时候多了将近300万吨,可是现在的德军规模以及德国统治地区的面积扩大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工业产能也比原来大了不止五倍,这种状态下,烧光原来估计一年才能烧完的原油,估计只用五个月甚至三个月就能烧个一干二净。

“勃劳希契元帅。”阿卡多想到这些关于能源的事情就有些焦头烂额,他看向了陆军名义上的老大,开口问道:“如果,给弗拉索夫放宽一些限制,让他组建起一个新的乌克兰集团军,填补到南方前线去,会不会有效果?”

勃劳希契一愣,然后皱起眉头思考了起来,最终他有些犹豫的开口,回答了元首阿卡多的问题:“我的元首,这样一来确实能够缓解一些问题,但是……但是究竟能缓解多少,我和总参谋部要评估一下才能给出结果。”

“计划分两部分走!”阿卡多下了一个决心,然后站起身来走到伦德施泰特的身边,用手指着地图说道:“让N、O、P三个新的集团军各自抽调一些兵力出来,全部交给屈希勒尔!让他的N集团军先形成战斗力,直接拉到南线去,确保高加索会战可以顺利结束,只要我们夺取了高加索产油地区,我们就能改善目前的被动局面。”

然后他回过头来对伦德施泰特说道:“伦德施泰特元帅,中部地区的攻击,在夺取了斯摩棱斯克之后全面停止,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夺取高加索,这是为了石油必须要做的妥协了。”

阿卡多越说心情越烦躁,整个会议室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