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部分 (第1/4页)

“咣当!”一根铁轨被几十个民夫还有士兵准确的放在了枕木上,另一侧还有士兵以及民夫在缓慢的放置另外一根,施工现场惹祸朝天,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拿着仪器设备的德军技术人员,正在商量如何改进一些不平坦的地段以及架设平行的更多的铁路线路的问题。

德国工兵将铁轨还有枕木的位置固定好,然后开始在上面嵌入铁道钉,施工的速度如果按照平时的观念来说,已经算是非常迅速了,可是这种近似于疯狂的铁路改造进度,依旧没有办法满足德军推进的需求。

“听说那边修复的工作进行的倒是挺快的,也基本能够保持运输畅通了。”一名工程部门的军官背着手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他的身边还有负责铁路铺设部队安全警戒的党卫军军官,以及白俄罗斯当地亲德政府的官员。

“符合第三帝国标准的铁路在苏联毕竟不多,这些铁路也是苏联红军撤退的时候,重点摧毁的目标。”党卫军警卫部队的军官看着远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进着的铁轨修建,开口说道:“在党卫军士兵的保护下,修复这些铁路的工作还算顺利,但是并不足以满足前线部队的使用需求。”

那工兵部队的指挥官冷笑了一声,毕竟他肩膀上挂着上校的军衔,已经算是后勤部队里前线指挥官里货真价实的高级官员了:“前线,那些前线的军官也好,士兵也好,从来就没有满足过。给他们送去了油料他们就缺粮食,送去了粮食缺弹药,送去了弹药之后他们又把油料烧光了。”

党卫军的军官点了点头,颇为赞同自己暂时的上司:“是的,不过他们确实进攻迅速,现在最远的一支部队,距离斯大林格勒也只有不足30公里了。而且我听说,因为运用了特种部队还有直升机进行了更快速度的推进,那里的铁路线保持的还算完好,这就更不容易了。”

事实上南线的铁轨因为之前苏德合作时期的关系,铁路建设是苏联境内最好的。那里有几条完全由德国人承建的铁路,也有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除了被苏联人撤退的时候破坏掉了一些之外,大部分铁路都成了德军拿来就用的资源。

可是话分两头,一方面因为南部有高加索的油田,所以在苏德蜜月期的时候建设的最好,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高加索的油田实在对德军太过重要,所以德国投入了整整4个集团军的兵力,意图在高加索打开局面。

但是4个集团军的德国部队,给后勤带来的压力超过了原本的预估,至少目前看来,这些好不容易修建起来的铁轨,只够给这些集团军保持一半左右的补给物资。

中部地区,伦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还有克卢格的F集团军兵力较少,但是他们越过明斯克之后,就再也没有可以用的铁轨了,虽然在奥尔沙附近地区缴获了几辆苏联火车用来转运物资,但是依旧有些杯水车薪的窘态。

德军缺乏运输油料的油罐车,这些设备都是国内都不多的高级设备,短时间内很难补充生产,而苏联的类似设备都在复地,自从苏德开战,只有少量被德军俘获。宽轨的油罐车就更是稀少,德军至今只凑够了一列宽轨油罐专列,负责支援A集团军的作战。

“让士兵们再加把劲吧!牢骚归牢骚,至少我们干活的不用送命不是么。”那工兵上校对身后自己的副官开口说道:“尽快把这条铁轨铺设到奥尔沙,这样的话,我们还能节约不少运力出来。”

“报告!”工兵上校的雄心壮志还没有开始,就有人来泼她的冷水了。一名通信兵走到上坡上,气喘吁吁的报告了他一个不算好的消息:“上校,刚刚传来的消息,一股苏联游击队袭击了我们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一段铁路,一列军列被毁,我们损失了40多人,还丢了大约4吨多的粮食。”

“附近的党卫军巡逻部队呢?他们干什么吃的?”那名负责保卫铁路安全的党卫军军官皱了一下眉头,开口问道。

“党卫军随后赶到,抢救回了剩余的物资,他们扑灭了苏联人放的大火,歼灭了那些袭击火车的苏联人。可是两截车厢已经被焚毁,他们也无能为力。”那名通信兵看了看电文上的内容,回答了另一个长官的问话。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压力,人为的破坏让很多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德国人最擅长的精密调度在火车运输上演变成了一场灾难。他们依靠密集而又计算得体的火车运输时刻表来最大效能的发挥手里的铁路干线,可是一旦某个节点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铁路运输瘫痪。

在德军本土,从西线调往东线的物资几乎可以用让人惊讶的速度运输,铁路干线的效能发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