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部分 (第1/4页)

的头疼。

要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将领和领袖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信任的关系。这种不信任的关系也许会因为两者之间出身的接近而无限趋近于零,可是这种不信任关系却实实在在存在着,并且影响着将领和领袖之间的和谐。

比如说另一个时空中的希特勒和他的陆军指挥官们,互相之间就存在着极度的不信任关系。这种不信任随着战争的进行和不断的溃败最终爆发,女武神计划就是这种不信任关系的最终产物。

阿卡多出身于德**方,也在军方拥有着深厚到无以复加的根基,可是依旧可以从总参谋部和最高统帅部之间错综复杂的指挥协调关系中看出,勃劳希契元帅等陆军老牌将领集团对新元首的不信任。

不过这种不信任可以用一连串的胜利掩盖或者说弥补。一路胜利的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就关系不错,但是一旦战败了他们就开始互相埋怨了。所以阿卡多现在依旧和勃劳希契等人关系良好,因为阿卡多还没输过。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斯大林越来越不相信他手下的将军们了。至少他选拔的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罗科索夫斯基都背叛了他,所以他现在也开始不怎么信任朱可夫还有朱可夫手下的那些将领们了。

在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宫内,斯大林手里按着一份文件,对着一群人沉默着。透过他手指之间的缝隙,可以大约看到文件的内容。这是一封委任的文件,是斯大林准备送给罗科索夫斯基的一份晋升文件。

原本只要罗科索夫斯基最终阵亡在了斯大林格勒,那么这份文件就会被斯大林签字同意,然后当做讣告发送全军。这是一种态度,表明斯大林尊重为他死战到底的将领的态度。可是他还没来得及为斯大林格勒陷落悲伤,就听到了罗科索夫斯基投降的消息。

信任呢?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到哪去了?斯大林很想问一问面前这些脸色越来越不恭敬的手下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过大清洗时期的“可靠同志”,可是在现如今的局面下,斯大林也不敢保证这些人究竟会可靠多久了。

“对外宣布,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第一罪人!所有他的家人、朋友、亲戚、邻居都立刻绞死!”斯大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环境:“他应该战死!应该战死在那里!他发过誓要和斯大林格勒共存亡!他发过誓!”

没有人接斯大林的话,这种时候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显然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斯大林需要的是发泄,是对着一群白痴一样的手下破口大骂,大家在被喷完了之后,各回各家去准备借口出城逃跑。

真以为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生命?真以为所有的人都坚决支持斯大林同志一直到永远?真以为目前这种形势下真的有人愿意再去坑朱可夫一下,然后接手这个烫人的山芋?

这一点从几次前线换将的过程中,就能清晰的观察出来:最开始的时候谁去前线是争出来的,能去前线的无一不是斯大林极度信任之人,比如说赫鲁晓夫还有伏罗希洛夫,就都是这类人。等他们俩完蛋之后,大家都知道德国人是不太好对付的“狠角色”了,所以大家开始走推荐路线,集体把比较有能力的朱可夫推荐出来,替大家挡枪;现在轮到朱可夫快挡住不了,那可就是轮到谁谁倒霉的阶段了,这个时候再毛遂自荐,那就纯属是自己脑袋后面有坑了。

开玩笑!揽权是为了捞取更多的好处,是为了晋升和出人头地,是为了在良好的大环境下更舒坦的堆砌自己的政治资本。现在这种局面下,谁要是还惦记着朱可夫屁股低下那张椅子,那就不能叫丧心病狂了,简直就可以叫愚蠢之极!就算斯大林想要撤换朱可夫,现在这群人估计也会哭着喊着求斯大林收回成命吧。

固然,斯大林在下令处决了所有和罗科索夫斯基有关的人之后,缓缓开口,提出了他对前线作战将领的不信任问题:“叶若夫虽然有了不该有的野心,可是他有一句话说的对,这些将军们都是养不熟的狼,他们永远不可能跟我是一条心的!”

听到斯大林的这个评价,这些低着头的官员和将领们把自己的头低的更低了。这种时候往往就是一场暴风雨将要开始的时候,所以大家都尽量让自己显得不太起眼一些,好让这天大的雷霆,先劈到别人头顶上去。

“我正在考虑撤换朱可夫,让他从前线回来述职。你们有什么好的人选替代他么?”斯大林看所有人都不说话,语气里的幽怨更加明显了。他一只手把玩着自己的烟斗,一只手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元帅委任状上摩挲,最终用锐利的眼神扫过所有人的头顶,叹息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