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部分 (第1/4页)

绷税桑�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上海市那么大,只有100万人口,那么只依靠港口吞吐量,就能让这100万人过上迪拜那样的生活,基础建设比美国曼哈顿也毫不逊色,人均收入藐视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土豪国家。可是这样的国家真的就没有弱点么?

国际上没有话语权,大国争斗的牺牲品,一辈子没有强势的可能,遇到大国刁难的问题就只能灰溜溜的忍着。也别嚷嚷着武器自主研发了,因为国家小采购少,所有武器都只能采购;也别说什么硬气的豪情壮语了,因为这种国家真被打了,抵抗的兵力都没有。

阿卡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已经快要被眼前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了,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争端让那里变成了一个游击队横行的地方——这些游击队可不是针对德国人的游击队,而是当地人互相攻击的微型军队。他们不敢和精锐的德国部队火拼,却在自己窝内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打得昏天暗地。

德国在这里推行的一些政策还有建设工作,都因为乱七八糟的当地治安环境而难以推行,而原本得心应手的基础建设,也因为德国土地面积的倍增而变得混乱不堪。原本第三帝国才多大?现在囊括了整个欧洲接近七成的土地,那一套管理原来德国的政策,现在还能用上么?或者说,好用么?

当年阿卡多找几个财阀大亨随便侃了半个小时,许诺了一些东西,就借出了一笔资金来,轻而易举的在德国修建了近百公里的告诉公路和铁路,这些道路为德国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德国的兵力可以在德国境内快速移动。

可是现在如果还想修建一个贯穿德国东西两侧的运输线,那么所需要的资金可就不是小数目了。即便是动员军队帮忙,忙活整整一年,新建一条圣鲁道夫到巴黎的铁路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巴尔干问题先放一放吧,至少霍特将军还能够控制住那里的局势。”阿卡多头痛的将这些文件丢到了一边,然后又捡起了一份新的文件来,翻开了第一页——“挪威铁矿石供应量下降百分之七”。

挪威的铁矿石当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减产,盟军的轰炸机起飞的冰岛基地现在还没从废墟瓦砾里挖出来呢,怎么可能还有能力轰炸挪威。而且德国的战斗机部队在挪威的力量空前的强大,他们正在磨刀霍霍等着上门来的靶子呢。

而德国对于挪威铁矿石的生产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莫名其妙的供应量减少,绝对不会是因为开采还有其他的什么环节出了问题。

既然不是挪威的产能出了问题,那就是在运输和囤积的环节出现问题了。挪威铁矿石有七成是掌握在德国国防军手中的,剩下的一部分作为补偿抵押给了德国的某个财团组织。阿卡多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将那份报告狠狠的丢在了桌面上。

“莱纳斯?塞巴斯蒂安!”他的牙缝里挤出了一个让德国金融界谈之色变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他熟悉到再熟悉不过了。就在德军攻占了巴库油田之后,这个名字的主人还找过阿卡多,提出了用这个油田来偿还帝国国债的要求。

他当然拒绝了这个无理的,或者说有些过分的要求,而对方撂下了几句狠话就扬长而去了。显然现在对方开始报复了,直接用对方手里的钢铁产能,来给阿卡多这个帝国元首施压了。

“有意思!有意思!”阿卡多又看了看这份报告,然后脸上突然露出了微笑来。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有一句话说的非常有意思,而现在阿卡多正好想起了这句话来: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垄断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帝国所有的石油供应,究竟会赚取多少利润,阿卡多无法想象。因为他两辈子加起来听说过的最有钱的人,也才控制了这个目标的二十分之一。那些富甲一方的沙特阿联酋的大亨们加起来,再算上利比亚和俄罗斯卖石油的寡头,才是莱纳斯?塞巴斯蒂安追求的终极目标,想想都让阿卡多自己绝对激动万分。

“要是他真有能力做到这个地步,那我想这个世界与其说是第三帝国或者美国的,还不如说是他莱纳斯?塞巴斯蒂安自己的!”阿卡多赞叹了一句之后,将手压在了这份文件上:“可惜,资本无非也就只是资本而已。”

阿卡多嘀咕了这么一句之后,就侧过头来,对身后一直靠在沙发边看着他工作的安娜吩咐道:“让梅赛德斯将准备好的材料从查不到我们的渠道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