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部分 (第1/4页)

滩⒘吮壤�钡幕鹋诠こШ颓剐倒こВ��约旱囊滴窨�沟搅朔ü�臀靼嘌馈�

不仅仅是克虏伯,就说莱纳斯,在德国掀起这一场战争之后,他的资产同样膨胀了至少十倍。如果说战争爆发前他莱纳斯只是一个德国国内的财阀,那么第三帝国的扩张战争,绝对让这个德国财阀成长为了世界性质的超级财阀。

而央求克虏伯出面的那些资本家们,每一个都是借着帝国扩张这股东风崛起的投机分子,他们的每一分钱可以说都染着帝国士兵还有敌国士兵的鲜血。可是染了鲜血的钱毕竟也是钱,他们依旧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那部分人。

如果说第三帝国不是这些商人们投资发展的天堂,那么走出第三帝国,这个世界上其余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商人这个团体的地狱了。大家不安和恐慌,其实只是担心元首习惯这种杀鸡取卵的手段而已,担心他们会成为元首习惯了之后下一个要对付的“莱纳斯”。

事实上这些商人们,在当年很多都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不要一分钱,只依靠阿卡多的面子或者西克特将军的一句话,就无偿的垫付成本为国防军生产武器。他们只是在为德国的崛起贡献自己一份渺小的力量罢了。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现在的身家,贡献的也只是几千支步枪,几百挺机枪,甚至是提供一个库房秘密帮忙藏几架飞机……可是帝国给了这些人意想不到的回报,瓜分波兰之后这些爱国者们,每一个都分到了工厂劳力甚至是土地和官员位置。

于是大家爱国的热情更高了,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了。几千支步枪变成了几十万支步枪,几百挺机枪变成了十几万挺机枪;工厂开足了产能开始明目张胆的生产坦克,战斗机一架跟着一架的被推出库房成为战争的急先锋。

于是帝国的军队几乎是免费被武装了起来,于是帝国的钢铁洪流将敌人一个一个斩落马下。比利时荷兰法国,丹麦挪威巴尔干——大家能瓜分的东西越来越多,呈几何数字一样攀升的身家让大家都热衷于这种“爱国事业”起来。

可是让阿卡多愤怒的是,这些商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前线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坦克上的泥泞还没时间洗去,这些商人们就带着自己的会计和助手,嚷嚷着开始分配起到手的利益来。躺在占领区工厂车间内的伤兵们用一双双呆滞的眼睛,看着这些西装革履的人,拿着他们用胳膊还有肠子换来的地方,讨价还价交易着。

而随着战争的发展,国家能够拿到的战争红利,甚至还不够这些商人们瓜分。那些掠夺来的资源,直接进入到了这群商人们的口袋,国家想要使用的时候,还要用更多敌人的资源来预先交换——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越打欠债越多的原因,因为占领区的资源继续使用,国家是要付费的!

越打仗欠得越多,这么坑爹,那国家不打了行不行?当然不行!资本家们嚷嚷着要欠债还钱,国家必须将先一步承诺的欠债偿还干净才行,而偿还这些债务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前许诺的那些敌国的资源。军方将领们等待着升迁还有功成名就,基层的平民等待着资本家们承诺的分红和奖金……几乎所有人都指望着下一场战争的胜利,谁敢说不打了?

可是继续打下去,国家向资本家借贷的资源也就越来越多,那么下一场战争用来偿还这些借贷的占领区资源也就越来越多。战争不仅仅有红利,也是会产生费用的!伤残阵亡的将士需要不需要安抚?油料武器的消耗需要不需要补充?后续的占领区问题需要不需要解决?……一场彻头彻尾的恶性循环,而这一切开始的源头,就是资本永无止境的贪婪。

“元首,其实……大家只是需要一个保证而已。”克虏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用弱弱的语气对阿卡多说道:“我也知道我们正在做一些不太……不太合适的事情,可是这毕竟都没有违法,而且我们……我们也有我们的苦衷啊。”

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些德国的资本家们,实在是太形象不过了。其实在整个第三帝国的资本运作之中,这些资本家们也没有看见太多的资金回报,他们也身在迫不得已的一环中。

帝国只拿了一堆占领区的产业给他们,如果他们卖不出去这些产能生产出来的产品,那么他们这些资本家们最终也会走向破产。毕竟从源头说起来,他们的生产物资都是透支来的,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个循环上的空中楼阁。

国家借贷让资本家们无偿生产,然后用固定资产和廉价劳动力来偿还借贷,然后资本家只能靠产能来回笼成本,卖给国家的时候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