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部分 (第1/4页)

续奉行孤立主义,退出战争自己关上房门来过家家。

“不能让任何德国轰炸机,飞到美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看过这张飞机的照片之后,立刻说出来的话。一旦美国本土陷入德国攻击,那么雄厚的工业实力,就要再分出一大部分来,去生产各种各样的高射炮了。

也正是因为这张照片,美国国会在最终通过了继续向冰岛增援的计划。同时通过的还有增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生产数量的计划,为的是让大西洋舰队可以装备上更多的航空母舰,以抵消德国海空军越来越重的威胁。

这名英**官放下这第二张照片,拿起了第三张,脸上的表情更凝重了一些。照片上的东西更稀奇古怪一些,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发体积巨大的德国腓特烈火箭炮的炮弹。不过后者显然更粗胖一些,而且明显这东西要被腓特烈火箭炮的炮弹复杂的多。

要说这张照片的来历,可是让眼前这位英国情报官员肉疼。他们在德国潜伏的一个最有价值的间谍网路,就因为这份情报被党卫军连根拔除了。而拿到了这份情报的英**方,也确实被德国这个可怕的计划吓了一跳。

德国打算用这种超远程的火箭弹,作为运载超级武器攻击美国的载体。不过从这份情报显示的内容中看,德国科学家们还没有掌握远程制导的有效手段,无法让这种超级火箭弹进行精确打击。

不过情报内显示,德国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的实验和部署这种超级火箭弹,并且将这种东西命名为V2制导火箭弹,简称V2导弹。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情报,都显示着一个问题:德国正在研制一种体积小但是威力巨大的武器,少量就可以对美国东海岸进行战略摧毁。另一个被凸显出来的问题是,德国正在研制各种各样可以改变战争格局的武器,而这方面盟军虽然也有一些积累,却完全没有做到德国这样的地步。

比如说火箭这方面,盟军显然也有科学家提出了这种远程打击武器的概念,可是他们得到的经费并不充足,甚至连一个实体都没有制造出来——而这张来自德军的照片,却是几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枚实体火箭的实物照片。

可惜的是,如果阿卡多坐在这里,可能会对这些照片哈哈大笑,因为这些来自五花八门渠道的间谍照片,事实上有很多都是胡乱猜想出来的“错误情报”。因为德国的反间谍工作还有保密工作,这些盟军间谍事实上都只获得了一知半解的情报,而将这些情报串联起来,得到的结果就距离实际情况更加遥远起来。

比如那架6发动机的巨型“轰炸机”,实际上是德国帝国航空公司的远程运输新项目。虽然德**方也参与其中,并且提到了在设计中考虑部分军用环境。可事实上那架试验机确实是一架彻头彻尾的民用飞机,里面有70个座位供人们舒适乘坐。

而那个所谓的超级火箭项目,则是完全两个不同部门被间谍渗透之后,得到的情报被汇总起来错上加错。那张照片其实是德国海军反舰弹道项目的收尾工作。因为海上颠簸还有制导能力有限,以及海上加装燃料的风险性,德国最终放弃了反舰导弹计划——照片是几名工程师在解剖剩下的导弹弹体,总结经验教训。

那份附带的文件,是在其他地方找来的,显然和照片其实并不配套。德国研究的大型火箭要比照片上那枚反舰导弹长两倍,体积更加巨大……当然这是核心机密,现场是不允许私自拍照的。

同样的事情,德国那边也闹过这样的笑话,比如说德国间谍找到过一份来自美国海军的分析报告,是分析日本氧气长矛鱼雷的,却被德国海军当成美国海军的黑科技了。要不是一次例会上阿卡多听到长矛鱼雷之后安排第二次调查,到现在邓尼茨还有雷德尔还相信着美国人的鱼雷可以打出40节的时速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呢。

另一方面,德国人自己搞的纯氧鱼雷,进展却非常缓慢,这东西在实验室里确实表现的不错,可是震动带来的氧气爆炸事故却始终无法彻底杜绝。根据阿卡多不可靠的武器一律不列装的规定,这东西依旧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之中。

事实证明德国并不能在所有的方面都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至少在氧气鱼雷这方面,日本人确实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惜的是,这种优势并没有让日本海军走向胜利。

对比战绩也不难发现,德国鱼雷击沉的盟军舰艇数量,远远超过日本鱼雷击沉的盟军舰艇数量——日本海军山城号也是被德军鱼雷击沉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单靠一种高科技兵器,是无法改变战争的局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