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侍獾囊�Α�

有时把小提纲的结构、标题和用词的准确度都提出设想。这几个星期挺苦啊,苦也值得。不但是为抗日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写成了一部教材稿,而且自己也在主席的指导下系统地总结了工作经验,学到了不少东西,在许多问题上豁然开朗起来。

窑洞的门开着。罗瑞卿轻轻地迈步进门,看到主席正在伏案批阅着什么。

罗瑞卿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他知道主席的工作太忙了,于是改变了主意,不忍心再提出请他审阅书稿。

他轻轻地叫了一声:“主席。”

毛泽东闻声抬起头,一看是罗瑞卿,还捧了一摞书稿,就问道:“哦,大功告成了?”

同时示意让罗瑞卿坐下。

罗瑞卿点点头,把书稿放在主席书案的左手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开口说:“主席布置的这个任务,按时完成了。书稿已经过抗战问题研究委员会审阅。我想简单汇报一下内容要点,免得主席再费心审读阅,不知行不?”

“好啊,你这是替我着想的喽。说吧。”

“题目是您定的,这不用说了,内容分了八章:政治工作的任务,动员时的政治工作,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巩固部队的政治工作,战时政治工作,对居民的政治工作,对敌军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的组织问题。在全书中,贯穿了主席拟定的宗旨:为了帮助参加抗日的国民党军队克服其缺乏的政治工作、脱离人民、官民对立的弱点,促使其进步。写作中以总结我军优良经验为基础,是从抗日大局着眼的。……”

“哦,好啊。他们看过了,我也就省下这份心了。再则,我们也切磋过不少次,我相信你的书的质量。”

毛泽东微微点了下头,脸上洋溢着笑意。

“我还想请主席题个书名,好去付印。”

“行啊,你是辛辛苦苦,我是一蹴而就嘛。”

毛泽东说着,坐正身子拿起蘸满了墨的小狼毫笔,刷刷刷,在书稿的封页上写下了十个苍健的草字: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

“主席的字真好!”罗瑞卿由衷地赞道。

“我好也是锦上添了朵小花罢了。不过,这下恩来会更高兴,他提的这个建议在你手里变成现实了。我再给解放出版社写封信,让他们出这部书……

就不知老蒋会不会买这个帐哟。“

主席说完,与罗瑞卿相视而笑。

不久,邹韬奋等主持的生活书店在国统区也出版了这本书。生活书店还辗转送来一些稿费。此时,罗瑞卿接到了姨母从南充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了她生活困难的情况。罗瑞卿的这位姨母同他的母亲感情很好,而且早年守寡。罗瑞卿就从稿费中抽出100 元寄给了她,并让她酌情分给亲属。剩下的稿费,他还给警卫员陈德先等人买了球鞋和钢笔等用品。

第七章战敌后反“扫荡”太行美名扬1939年7 月10日清晨。延安飞机场。

天空中飘落着绵绵细雨,空气湿润而清新,延河边上杨柳依依,宝塔在雨雾中挺立着,肃穆而庄严。机场上聚集了许多人。主体部分是由抗大和陕北公学等校整编而成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罗瑞卿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任副司令员,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王智涛、欧阳毅分任正副参谋长。第五纵队由四个团和独立旅组成,四个团由抗大四个大队改称的,独立旅是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工人学校等单位合编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改称的。全纵队共有五千余人。这支特殊的队伍已经是整装待发。延安党政军民各界一万余人也冒雨来送行,他们敲锣打鼓,挥舞彩旗,使场上的气氛显得又豪壮又热烈。

罗瑞卿立在细雨中,望着欢腾的人群,心中充满了豪迈与依恋之情。他望望还在清晨的雨雾中沉睡未醒的峁峁沟沟,那里洒下过他和抗大学员们多少辛勤的汗水啊。自从去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陷落以来,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预言的抗日相持阶段出现了。随着迅速灭亡中国的美梦的破灭,日军调整了侵略战略,逐渐停止了在正面战场上的进攻而把其主要兵力转向敌后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的活动日益加剧。他们不仅停止了向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的供应,而且还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这一年陕甘宁边区又遭受严重的旱灾,边区财政经济遇到极大的困难。于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号召边区军民开展生产自救运动,鼓舞大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抗大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