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以奸细对奸细 (第1/2页)

马承力战不屈,自刎身亡。

骁骑营前军一部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倏然紧急的战报,从柳初军回报到雁门关的傅佥。

傅佥听到马承败报,心中懊悔不已,关外的胡虏在吸纳了汉人投靠后,实力猛涨,也学会了使用计谋,这一点他并非不知。

但当马承请令为先锋时,傅佥一时心软,觉得要再给他一个机会。

毕竟,跟随赵广从沓中转战的诸将中,马承成长的最慢,而同样,马承心里的憋屈,也唯有被胡济打压许久的傅佥能够理解。

当年在汉中,要不是胡济排挤施压,以他傅佥的家世和能力,又怎么只是区区阳平关守将?

傅佥懊悔归懊悔,前方情况还是要向赵广报告,汉军传信兵以最快的速度,向后方中军所在传送汉军前锋失利的消息。

汉军中军此时已经移驻到阳曲一带,赵广正在奋笔疾书,给留镇长安的姜维写信。

猛然听到马承阵亡的消息,赵广一时怔住,手停在半空中,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自从柳隐在蒲坂渡口战死之后,汉军一路顺风顺水,不管是打并州太原、还是弘农新城,都没有重要的将领阵亡,这一次马承中伏身亡,对于赵广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警醒。

轻敌犯错,必然遭到惩罚。

就算是有系统辅助,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更何况,这一次汉军前军归属傅佥指挥,赵广就算想用明察秋毫术提前预警也是不能。

这个技能虽然对局部战场的变化感知清晰,但也不是天马行空不讲规矩,最起码离的太远,比如阳曲至马邑那样数百里的距离上,明察秋毫术就没了作用。

只一会儿,赵广的中军帐中,陆续的来了与马承熟识的将领。

关彝被人携扶着,踉踉跄跄的来到赵广跟前,未等说话即已跪倒在地号啕痛哭:“大将军,都怪我,都怪我,要是我不生病,伯纪兄他不会死,不会死啊!”

左马右关。

骁骑营曾经的标配,随着马承战死,而再也不复存在。

关彝这一次没有在前军参战,主要是身体有恙,关家的人似乎总有一种宿命的安排在等着他们,关羽、关平、关兴,离开时都不是正常寿终的方式。

而关彝在此次出征前,身体也感染了风寒,要不是医坊的皇甫谧救治及时,关彝一条命也行将不保。

赵广深吸了一口气,略微平静了下心情,扶起关彝道:“此事,怪不得任何人,真要追责的,唯我赵广一人。”

稍顿了下,赵广艰声说道:“伯纪在沓中为我部下时,就跟随于我,他的能力我最清楚,当一陷阵牙将斗将,伯纪勇冠三军,无人可挡,但若是独领一军出征,则轻莽失机,往往为敌所趁。匈奴刘渊、汉奸王弥,杀我兄弟,不报此仇,岂为男儿。”

“不报此仇,岂为男儿。”关彝被赵广扶起,凤目中蓄泪,双手紧紧的握着,口中喃喃自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骁骑营遭此重创,士气跌落到了危险的地步,安抚将士、操练阵形、提升能力,是当务之急,这一次虽然是伯纪冒进,但骁骑营将卒的战力也着实堪忧。”赵广再一次叮嘱道。

骑军作战方面,汉人不管是在两汉期间,还是三国争霸时期,都不算特别的强劲。

就算是名气很大的西凉铁骑、曹魏虎豹骑,其实也只是和中原的步兵相比较,才让人觉得势不可挡,真的到了北方草原战场,汉骑的战法和战斗力都要打一个折扣。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刘渊的匈奴胡骑在槐里、固原、平阳等战事中,表现一般般,虽然胡族勇士很是勇猛,但战法和兵械、铠甲方面都与汉军相比,差距甚大。

但这一次,从柳初、傅佥送回的军情奏报来看,匈奴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装备了汉人的铠甲,拿着汉人打制的兵器,甚至指挥作战的将领,也是如王弥这样饱读兵书战策的汉人枭雄。

假以时日,再有如历史上张宾、王猛等汉人谋士为胡效力,则诸胡势大的局面就再也无法逆转。王猛出生稍晚,其时北方已是诸胡的天下,且不去评论。

张宾为石赵重要谋臣,正是因为他的加入,让石勒如虎添翼,在北方争霸战中所向披靡,势莫能挡。

“传令北宫纯、独孤胜所部,加快行军速度,会同傅督一并向马邑、九原前进!”赵广喝令道。

马承小败,虽然令人痛惜,但汉军现在战将如云,损失一员猛将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