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淼男纳�凰�牌�诮炭砣菡�撸��ü�骋晃�熘鹘坦�遥�仁勾罅坑芯��拍芑蚴鞘忠站�康暮�衽到掏奖尘�胂纾�魍龊M狻�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中国正走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安康的道路上,借鉴世界大国崛起的经验极为重要。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保持国家政权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是国家崛起的重要条件;文化事业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扶持文化、发展艺术将有助于国家的建设,这或许就是路易十四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毁誉参半的理性君主……腓特烈大帝(1)

腓特烈是普鲁士王国最重要的君主之一,也是近代早期欧洲最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近代欧洲少有的开明君主。18世纪是欧洲近代社会矛盾斗争最激烈、政治经济变革最激荡的时期,战略形势瞬息万变。在近代欧洲的这一历史大变革中,欧洲大陆各国百舸争流,竞相崛起,构筑并形成了欧洲新的力量格局:法国经过法王路易十四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整治、杀伐,国力蒸蒸日上,在欧洲大陆的政治影响急剧膨胀,牢牢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与之相对应,俄国在彼得大帝矢志改革、整军扩张之后,国力超升,影响大盛,由一个偏安一隅的欧洲内陆国家,一跃成为据有波罗的海出海口,占据欧亚大陆腹地的欧洲超大强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此时也完成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力堪居资本主义世界之翘楚,并据此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疯狂的殖民扩张,一跃而成为“日不落帝国”。在欧洲大陆的心脏地带,奥地利在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下,国势强盛,风头强健。由于奥地利国王兼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身份,奥王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德意志诸邦理所当然的领导者。

与欧洲列强群雄并起后所形成的鼎盛格局相反,18世纪的普鲁士还只是一个偏安一隅、地处偏僻的蛮荒之地,国势不举,社会文化极度落后,不仅在欧洲国际事务中毫无影响,而且其自身也经常受到欧洲列强的挤压,甚至普鲁士的国土也屡遭列强觊觎。与日渐兴盛的欧洲列强相比,普鲁士明显滞后,它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累赘和羁绊,为欧洲列强所忌。对普鲁士来说,能不能跟上欧洲文明发展的步伐,赶上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成为其生死存亡的关键。腓特烈的出现给普鲁士带来了光明。他在普鲁士兴利除弊,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强大军事,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普鲁士的勃兴,带领普鲁士实现了国家的腾飞。

然而,在历史赋予腓特烈文治武功的不世功业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的历史之谜。有人说,腓特烈是普鲁士霸业的缔造者,是普鲁士王国真正的创立人;有人说,腓特烈的一生充满了杀戮与血腥,他的王国充斥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腓特烈本人是普鲁士历史上经历战争最多,也是杀戮最重的国王;有人说,腓特烈一生勤俭朴素,个人生活简单到了极点,甚至到了吝啬小气的程度,但是腓特烈在普鲁士军事建设上却一掷千金,毫不手软,不论是其气概还是规模,都是欧洲列强中难得一见的;有人说,腓特烈是欧洲近代最开明的封建君主,在他的统治下,普鲁士民智开化,社会贤明,经济发达。腓特烈是欧洲近代集权统治的集大成者,他所建立的社会秩序,他所遗留的普鲁士军官团,都成为后来贻害德国的历史祸根。

与欧洲其他封建专制君主不同,腓特烈深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他的思想中充满了资产阶级的理性思想元素。在腓特烈看来,身为领袖,必需富有野心,但是这种野心必须睿智而且稳健,并且必须以理性为基础。德国历史学家里特尔评价腓特烈时说:“假如有哪一个伟人可以称为‘理性主义者’,那一定就是腓特烈。”然而,对欧洲启蒙思想的景仰,却并没有影响腓特烈所推行的强权与专制。腓特烈坚决实行强权政治,他谨奉“强权即公理”的信条。腓特烈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甘愿为之背上出尔反尔的“骗子”恶名。思想的理性与实践的强权,两者在腓特烈身上得到了极致结合。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为此评价腓特烈说:“就思想而言,他是一位法国哲学家;而在行动上他则是一位日尔曼君主。”

痛苦成长的叛逆少年

1712年1月24日,布兰登堡…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及其皇后索菲亚生下了他们的第3个儿子,他在受洗后被命名为卡尔腓特烈。由于卡尔腓特烈的两位哥哥均夭折,卡尔腓特烈从出生之日起就成为普鲁士王位的当然继承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