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规则已经经受住了经验的考验,而且每个人都认为,就整体来说,他们除了继续按照这个规则行动之外,没有什么行动比这样更好了。我们对价值体系的分析,这个价值体系就好像是这座经验之山的地质学,也向我们表明了,在人们的需求和视野给定的情况下,货物的这些数量和价值实际上可以解释为在周围环境条件给定情况下的合理的结果。

因此,这种在个人行为里的经验方式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合理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有一种经济行为能够在现有的手段与可能的最好的方式所满足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均衡。我们所描述的价值体系与经济均衡的位置是相对应的,而这种经济均衡的构成部分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所有的数据保持不变),否则,个人就会感受到他的境况比以前差。因此,只要问题是使自己适应条件,而且只是服从经济系统的客观需要,而并不是期望改变它,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就只有一个并且是唯一的一个行为方式采用,这个行为的结果将保持不变,只要给定的条件也保持不变。

假定读者对竞争与垄断情况下的交换和价格的一般理论是熟悉的,我们就可以顺便注意到,普遍存在的交换可能性很自然地将会改变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根据根本的原理,资源的各个单位在可能的各种用途之间分配,以产生相等的边际满足,这个根本的原理当然将仍然起作用。在交换经济中,我们可能这样表述这个根本原理:对所有的家庭来说,价格必须与消费品的边际效用成比例;同时对所有的厂商来说,产品的价格必须与它们的边际生产率成比例。但是实际中一个新的现象产生了,即生产者将不再按照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产品所具有的任何“使用价值”来估计产品的价值,而是按照生产者最后所获得的产品的效用来估计。每个人对自己的产品的评价尺度,以及因此产生的每个人对他自己可能拥有的生产资料的评价尺度,将由这些商品的价值尺度构成,即用通过出售这些生产资料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来交换或者买入的商品。完成这些操作的最有利的途径是根据经验找到的,每一种商品或者生产性服务都将按此来评价。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0)

在交换经济的每一个时期,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所有无数的交换,在总体上构成了经济生活循环流动的外部形态。交换规律向我们展现了根据给定的条件,这种循环流动是怎样得到解释的;它也告诉我们,只要这些条件保持不变,为什么这种循环就不会改变,以及为了让自己适应这些条件的变化,这种循环流动为什么改变和是怎样改变的。在假定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个连续的时期内,同一种类、同一数量的消费品和生产者货物就会被生产出来和被消费。因为在实际上,人们是根据经过反复证明的经验来采取行动的,而且我们认为,在理论上,他们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现有方法的最佳组合的知识采取行动的。但是在各个连续时期之间还有另一种联系,因为每一个时期都会使用其前一时期为它准备的物品,而且每一时期也会生产货物供下一时期使用。为了使陈述简单化,我们现在将这样表述这一事实,假定每一时期只消费上一时期生产的产品,而且只生产将在下一时期被消费的产品。这种让两个经济时期相吻合的办法不会改变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这是很容易看清楚的。根据这个假定,每一种消费品都需要两个经济时期才能完成,不多也不少。

现在,我们要对每一时期中为了执行这个简单化的经济过程所必须的交换进行分类。首先,我们把那些仅仅为了将所得的东西再转出去而执行的交换排除在外。理论表明,在每一种贸易经济中必然存在大量的这样的交换,然而在这里,我们对这些纯粹技术性的交易并不感兴趣。第二,在每一种贸易经济中都会发生劳动和土地的服务对消费品的交换。毫无疑问,这类交换体现了一个经济系统的商品流的绝大部分,并且连接了它的来源和出口。但是劳动者和地主是为了已在他们手中的消费品而出售他们的生产性服务,这些生产性服务只在每一时期末才产出产品。进一步说,即使他们的某些服务是用来生产生产者的商品,他们出售他们的生产性服务也是为了消费品。在每一时期,那些还没有包括在所观察的时期内将使用的生产资料之中的劳动和土地服务,将用来交换上一时期已经完成的消费品。这种说法中有与事实相反的东西,只是为了让说明简单化,它并不影响原则。很清楚,在这种交换之前,是谁拥有劳动和土地服务。但是在交易中谁是另一方呢?在交换之前,用来支付这些服务的消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