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爸爸的图章一直放在写字台的小抽屉里,是一枚长方体的象牙章,精致,小巧,有一面还刻着一幅山水画。图章放在一个小小的红木盒子里,盒子一分为二,一边放章,另一边放着红红油油的印泥。点点很喜欢这个章,常常拿出来玩,可是爸爸说印章不能随便乱盖。点点拿了学生手册回到家,终于有理由把爸爸的章盖了上去——这不是乱盖。她把章在印泥里按了几下,又放到嘴边呵了几口气,然后把图章上的山水画对准自己——点点知道,这样盖出来的章是正的——小心地放到学生手册上“家长签章”的方块中,双手放在图章上面,用力地压了一会。然后把图章移开,爸爸红红的大名就留在了学生手册上了。做完这些,点点才有点喜欢这本学生手册。

爸爸说:你不能随便拿我的章。

点点:为什么?

爸爸:不能乱翻东西。

点点:我没乱翻,就是抽屉里,我一拿就拿到了。

点点没说错,爸爸的印章就放在抽屉里,谁都拿得到。

爸爸:你不能不经过同意就用别人的东西。

点点:你不是别人,你是我爸爸。

爸爸:也不行。

点点:为什么?

又绕了好半天,爸爸总算让点点明白,学生手册盖章或签名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审阅过目,盖了章或签了名,就表示家长看过了。如果学生自己盖了章,就没有达到目的,那是不允许的。点点听得半信半疑,把学生手册拿了出来,交到妈妈的手中。

妈妈拿过学生手册,打开第一页,才瞄一眼,头便晕了,悔不该当初都听易老师的。易老师家访时,强调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说孩子送到学校,家长只管放心,只须配合老师就可以了。家长和老师步调一致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教育。等等。妈妈一字不拉,全部听进去了,并且一字不拉,全部照着做了。

现在可好,学生手册上通红一片。妈妈不知对点点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想留级吗?

点点:我不会留级。

妈妈:你看看你,都挂满了红灯。

点点:我争取来的。

妈妈大惑不解:这还用争取?

点点:那当然,多不容易,我们班就我一个。

妈妈不知怎么回答。

点点:我们班的朱优墨成绩很好,易老师说他又聪明又认真。他的红灯也没我多。

妈妈:什么什么?成绩好,又聪明又认真,也挂红灯?

点点。当然啦。红灯是光荣!老师说了,红色代表好,代表优秀。红五月份,红领巾,烈士的鲜血,都是红的。五分用红色,其他都用蓝色。

点点不知道,易老师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要太刺激不及格的同学。用墨水的颜色,暗示学生,他们大部分“一般”、小部分“优秀”,而不是大部分“一般”、小部分“差”。

妈妈仔细一看,果然都是五分,这才松了口气,满意地说:不错,不错。

可是点点却噘着嘴,说:不错什么呀。

妈妈问:都是五分嘛,你还想得几分?

点点说:你再看下去。

妈妈翻到第二页,仍然都是红色,只有音乐是蓝色,四分。说:很好,我满意。

点点说:你看品德评语。

妈妈就顺着点点指的方向,看易老师写的品德评语,边看,边还轻轻地读出了声:学习优秀……遵守纪律……和同学团结友爱……

妈妈很满意,抬着看了点点一眼。点点仍然满脸的不高兴。妈妈搞不明白她是真不高兴,还是想通过不高兴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者是装作满不在乎,用以表示她其实可以再得到更好地成绩。点点人小鬼大,妈妈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一眼就看穿她的底细。

点点:你再读下去。

哥哥倚在妈妈的肩头也在看点点的学生手册,见妈妈读得慢,就帮她读下去:希望你克服骄傲自满思想……

整篇品德评语读完,妈妈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能让人不高兴的。

点点:你听听,好像我骄傲自满似的。

原来是为了这个。妈妈松了口气。

哥哥说:你就是骄傲。连这些话也听不得了,

点点:我没有骄傲自满。

哥哥:没骄傲,就不会为这句话生气。你就是骄傲,太骄傲了。

点点:哼,就不骄傲,就不自满。你才骄傲,你才自满。

妈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