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什么如此稳固?(2)

我们在这里就能看清中国的制度。皇帝至高无上,是天子,是帝国数以百万计百姓的父亲。无数的“君王的耳目”——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官员,通过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从人民中间仔细挑选出来。仕途的大门向所有人都是敞开的。帝国中每一位男孩都可能是未来的内阁首相。但是每一个人都得从政府阶梯的最底层开始,而他所能攀登到的高度完全取决于他的个人能力,热情和对皇帝的忠诚。这绝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事实。许多个世纪以来,中国朝廷中的大多数首辅、阁老、大臣们和那些历史学家们可以找得到的人物,都是从贫困的小后生开始起步的。他们的贫困状态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这里就举一两个名字作为例子。清朝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多年来出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文祥 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父亲靠租种不到10亩农田来养活一个大家庭。他的同事和继任者沈桂芬 是街头小贩的儿子。如果他的父亲每天能赚到十分钱,就会乐得手舞足蹈了。这些人并不是特例,而是形成了突出的政治现象。

先将西方的选举模式放在一边,单就中国的政府官员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而是由皇帝任命这一点来看,这个伟大的东方帝国和我们美国很相似。两国的政府都由来自民间的官员组成。在中国,和在这里一样,如果有一个人有志于从被统治者成为统治者的话,没有障碍会限制他的雄心的实现。结果都是可以预料的。政府职位被认为是向所有人敞开的,全社会有足够多的雄心壮志去填补它。在批评官员行为方面,社会拥有高度的独立性。公众意识中的普遍民主思想在那些将中国政治看作是纯粹专制形式的西方人看来,是畸形的。他们完全找不到打开中国政治谜团的钥匙。中国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完全理解政府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官员品头论足,直到最高层的官员,甚至是皇帝本人。对于前者,他们的评论拥有完全的自由度;批评他们的执政行为和私人生活,奉送他们绰号。实际上,他们是将这些低级官员当作是自己人。一旦涉及到皇帝,他们的言论就谨小慎微,使用最恭敬的词汇和语气。

对于这种使中国的政治制度长盛不衰的力量,对于这种中国统治者设计出来的加强政治恒久性的制度,我们不能做过高的评价。管理的缺失或者相反的集权专制,都可能被认为是具体统治者的错误操作,而非制度本身的问题,从而得到宽恕与遗忘。帝国里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或者设法找到一两个或亲或疏的亲戚在政府部门拥有一官半职。因此敲诈勒索、违法乱纪等等一长串可能的错误都被人们耐心而平和的接受下来了。如果官员阶层不是从民间选拔产生,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构成民间的一部分,情况可能就是相反了。

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将在另外一章有详细的论述。这种制度对维护中国的政府和政治制度的长盛不衰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关汉字的趣闻(1)

汉字不是由字母组成的。每一个汉字都代表着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他读起来像是一种单音节的语言。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每一个汉字对应的音节比我们的语言要多。平常使用的时候它并不比英语的音节少。在书写方面,它的写法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一本中文书的最后一页恰好是我们的书的第一页。汉字的书写工具是一种用上好的骆驼毛制成的刷子和印度墨水。中国的印刷术产生的时间比欧洲的艺术要早好几个世纪。其过程非常简单。先把手稿按照要印出的样子,一页一页准确地写出来。然后粘在一块木头上。雕刻工人就会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东西刻掉,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来,其他的地方凹进去。在每个刻好的木块上面刷上墨水,把一张白纸放在上面,按一按,然后拿走,每一页都这样做好,一本书就印成了。在中国,文人们写出几卷本的手稿并不是一件稀奇事。但是中国的文学家也像其他地方的文学家一样,不可避免的有字迹不易辨认的习惯。他们的手稿通常来说要由那些专业的抄写员重新抄写。

由于没有字母,并且存在大量汉字,阅读汉语的工作就显得极为繁重。每一个字都要单独去学,当一个学生掌握了一千到五千的汉字的时候,接下来的几千字也要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已经掌握了的汉字对于学习新字没有什么帮助,只是让你可以更快的认识到他们的特殊形状,以便于分清这些字。一旦你认识了这些看似相同的汉字,他们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让人去研究。学习外语的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