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餐馆门前的场地虽然宽阔,摆上三十多展台,挤上一群群看货的,显得场地实在太小了,议论声,讲价的声音,嘈杂纷乱,每个展台由二人监管,一人看货,一人收款,忙得团团转,雨春想到个个柜台看看,愣是挤不过去。

直到晌午,吃饭的时间,人才不那么拥挤了,雨春走走看看,货物下去大半。

贵人的衣物首饰大部被富商,夫人小姐们购置走,展柜所剩无几,剩余的都是质量次的和宫女的服饰。

五代五十年,五个朝代住在一个皇宫,改朝换代,宫装改了多次,不处理,这个朝代也不会用到,卖掉就是一批钱。

这几个朝代妃嫔没有以往的朝代多,内务府为了借机贪墨,购置的衣物用品却不少。

贵人的衣物争奇斗艳,很受富人家夫人小姐的青睐,每人购置多件,还比京城名衣店便宜一些,质量也好。

内务府购置的宫奴的衣物虽然不多,可就是克扣宫奴的待遇,衣物攒下的也不少。

这些衣物也只有穷人贪便宜买去干活穿,还有大家主买了给奴婢穿。

却是没有那些贵人的衣物抢手。

宋芝兰已经查看了所有的柜台,看看货物,记下数量,来禀报雨春:“郡主,你看看,宫奴的衣服剩了大半,各种首饰还有一百件,,宫女的衣服一千多件,妃嫔的衣服三十件。”

雨春接过看看,三十个展台的物品,卖了多少,剩下的事,每个柜台的收入,写的清清楚楚,趁着人少,银子和铜钱,全部搬到了账房。

“让他们把所有的货物都摆上来。”雨春吩咐宋芝兰:“看看还有多少碗盆餐具,也都摆上。”内务府购置的锅碗瓢盆太多,几年后皇宫也用不完,换一个朝代,内务府换一批人,为了谋私利,没人会把前朝的东西利用,都在废弃的库房扔着,内务府都是重新购置一批,东西越攒越多。

趁着人少的空当,伙计们快速的搬货,雨春计划最多处理三天。

下午的人又多起来,富商,贵人们是没有了,把他们需要的都购置走了。

来的都是普通百姓,购置锅碗瓢盆其他的餐具,还有劳动穿的衣服鞋袜,宫女的衣物首饰,簪花,很受穷人的青睐,比市面的便宜,也舍得买一些。

直到天色黯淡,买货的才算散光,大家才忙乎收摊,回去一算总账,三十人忙乎数铜钱,十个人称银子,二十人点衣物,忙了两个时辰,厨房的五人做好了大锅菜,大锅饭。

雨春也不到后院自己起火,就跟着大家一起吃了大锅饭。

这一天太累了,就是看着,眼球都累得转动不灵,最累的一天,所有的人都睡得很香。

次日还是大拍卖,今日从乡村来的人很多,有钱人都不来了,买不到他们要的东西,乡下人听到了村里人买了便宜货,都羡慕,带了些积蓄,搭车到了城里。

也没有多好的东西,乡村人见了还是眼红,锅碗瓢盆也比自己的强得多,价格也不高,衣服料子比自己身上的新衣服好了不只是一点半点,很多人把带的钱花得熘光,乘兴而来,高兴而归。

卖了两天,还是剩了小部分,也不值得再卖了,收到了库房,留作以后工人的服装,锅碗瓢盆就留着自己家用,生意扩大,东西都有用。

两百万的货物,只赚了五十万,按现在的生意经,也不是合算的,以现代处理库存积压的货物,没有一半的利润,一双鞋垫进价六毛,卖价还要一块二,像这样的物品,雨春挣的不多,不能像现代的小摊小贩那样一点一点的卖,她没有那些人手,耽误了餐馆的生意也是银子,只有展销大处理,薄利多销,快速卖掉,只要卖回本钱,她都干,她是筹集资金,不是给皇宫当售货员。

这些个钱,开一个大型的缝纫机厂也足够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第三日,让员工们休息一天,放了一天假,愿意逛大街的,由一个侍卫保护,到京城四处走,每人赏了五两银子,可以采购喜欢的用品。雨春却没有出去,留下宋芝兰和她一起商量缝纫机厂的筹建,招收铸造工,管伙食的人员。

雨春在说,宋芝兰在记,她一手好看的毛笔字,比雨春写的还好,她刷刷点点的记录,雨春说了半个时辰。

累的雨春口干舌燥,宋芝兰的手腕子也写疼了,方才罢了,喝杯水,歇一阵儿,丫环把饭做好,招唿李雪吃饭,绣坊的人都上了街,李雪不好热闹,她也不想抛头露面,留下陪雨春,几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聊

李雪说:“京娘也是不愿意出门的人,两天这么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