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 (第1/4页)

高鸿笑笑,“是我疏忽了,没想到贤弟没学过骑马。坐马车也是一样的。”

阳光简直要被他的体贴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下人备好了马车,高鸿上了前面的一辆车,阳光随后上了后面那辆车。

阳光坐在马车里面,透过车上的小窗往外面好奇地张望着。她原以为街上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有卖东西的,有买东西的,还有赶路的。而事实上,街上的人很少,除了偶尔路过两个酒家的招牌气派点儿,里面热闹点儿,其他的地方看起来很萧条。

不过越往城外走,路上的行人反而多了起来,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灰头土脸面黄肌瘦,饿得像非洲难民一样。

马车一路出了城,到城门口停下。此时正值夏季,本来应该是草木葱茏的季节,可是城外的景象却灰蒙蒙的,树木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就连地上的草都已经秃成一块一块的,露出褐色的地面。

阳光下了车,看到有很多难民模样的人在聚在城外,一人拿着一个破碗在排队。

她走到高鸿身边,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些难民,而这些难民一看到高鸿,就都跪下来磕头,嘴里喊着高大善人。

阳光这才发现在这里搭了一个粥棚,而这些拿着碗的人,都是过来领粥的。

“原来高兄今天是来城外施粥来了。”她恍然大悟地说道,“可是现在才是夏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灾民?”

“去年全国大旱,百姓一年没有收成。朝廷救灾的粮草到了这里也是杯水车薪。今年春夏,老百姓连野菜都吃光了,不得已出来逃荒。青州府地势得天独厚没有绝收,所以附近的灾民就都聚集到青州府外。所幸高家的千亩良田还有粮食产出,所以从年初开始,高家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是到现在,粮仓里的粮食也不多了。”高鸿轻声说道,“我正准备联系城里的几户富户,让他们把家里的粮食也舍出来一点,只要熬过这个夏天,秋天收成的时候就好了。”

阳光跟着他走进粥棚,只见粥棚里面放了两个大锅,大锅里面熬着稀粥,粥锅旁边放着两个大桶。两个彪形大汉,一个守在粥桶旁边,拿着长长的勺子往灾民的碗里盛粥;另一个从一个大盆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窝头放到粥碗里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三章 初初相见

高鸿接过一个家丁手里的勺子,亲自给排队领粥的灾民盛粥。阳光凑到粥桶旁边一看:那粥并不浓稠,配上那窝头也就勉强能吃饱。

一袋又一袋粮食被打开,倒进粥锅,装粮食袋子不一会儿就见了底。

阳光这回算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杯水车薪了。这些粮食不少,可是分给几百个拖家带口饥肠辘辘的灾民,也实在是不够。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阳光不一会儿就冒汗了,周围的灾民也不时有人中暑晕倒,高家的家仆一看到晕倒的人,就赶紧跑过去把他们拖到阴凉的地方,往他们脸上浇冷水,撬开他们的嘴,给他们灌下绿豆汤。

灾民不断的涌来,高鸿也整整忙活了一上午,到后来就连阳光也过去换班帮忙。

中午的时候,阳光跟高鸿一起坐在窝棚的长椅上喝了一碗粥,吃了两个窝头。

“阳兄弟跟我忙碌了一上午,只能喝粥吃窝头,愚兄怠慢了。”高鸿有些过意不去地说道。

阳光摇摇头,说道“我们兄弟之间,不用说这些。我喝了给这些灾民的粥,吃了他们的窝头,心里还过意不去呢!遭逢乱世,人命如蝼蚁,我辈中人也只能尽自己所能,尽人事听天命。”

“阳兄弟所言深得我心。”高鸿深低声说道,“不过阳兄弟,你这话跟我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让外人听到。朝堂之事,不是我们这些布衣小民能议论的。”

阳光听了这话微微一愣。心想阴阳世家的长公子,也算是当今皇长子的同道中人,居然也这么小心。连话都不敢说。

“高兄所言极是,是小弟鲁莽了。”她从善如流地说道。

毕竟现在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个年代,既然他提醒了,那必然有他的顾虑和道理的。

两个人正在粥棚里闲谈,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高鸿站起来,只见远处扬起一片黄沙。显然有不少人策马而至。

他赶紧吩咐家仆带着那些灾民躲到树林里面,然后走出粥棚,查看情况。

阳光也站起来跟着他走出粥棚。随着喊杀声渐近,她也渐渐看清了,是一队士兵在追赶几个身穿铠甲的人。

“阳兄弟不要惊慌,且跟着家丁到树林中暂时躲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