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艾登这边说完之后,阿德拉博士也连忙开口说道:“再次向您道歉,少校,可这确实就是目前学术界的现实,大家都把太多的目光放在创造价值的项目上面去了,当然,我并不认为这又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我还是想说,请多一些耐心。”

看来这人的心思比较的缜密,她已经开始提前给安桐打预防针了,希望安桐能做好迟迟不出成果的思想准备。。。只不过她并不知道这些担心注定是多余的。

接下来其他人也简单的介绍了一番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其中阿德拉是和艾登一样的物理学家,两人的研究领域也比较接近,不过阿德拉主要从事的是针对目前舰装的优化改造工作,进度一样缓慢,成果方面倒是比艾登要强上那么一点,她至少拿出过一个玉米棒鱼雷的优化方案来,只不过因为不具备太大的实战意义,最终项目被砍,她也被迫加入了一个新款豪华跑车减震器的项目组。。。

而那位阳光帅哥安迪,则是一位机械自动化方面的专家,之前也一直从事自动化采矿机器人的优化研发,后来是在非洲对一批采矿机器人进行例行维护时被安桐所救,当时他一个人在仅有的一个民用机场准备逃难时,被几乎挤满整个机场的难民潮所震动,这才决定放弃这份薪水丰厚的工作,投入到对抗深雾的研究中来。

后面的秦旭和乐瑶两位中国人,一位从事的是材料学研究,主攻方向是在抗噬能腐蚀材料;最小的乐瑶则是一位信息工程学专家,主攻抗净能干扰通讯方面,两人都在这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

等到每个人都大致介绍完毕后,安桐才开口总结道:“看来我们这个研究所的涉及领域和方向还是很宽广的嘛,两位实用物理学家,一位自动化专家,一位材料学专家,还有一位通讯专家,这几乎都是战争中很必要的领域。”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问道:“不过不知道诸位现在有什么研究意向吗?就像你们所看见的,我们基金会刚刚成立,无论人力还是物力都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所以我们最开始的研究方向可能还是要更倾向于实用项目,并且尽可能的单一一点。。。我这里虽然有一个预想的项目,但在我公布之前,我还是想先听听诸位的意见。”

他这番话也算是说得合情合理,而几位学者也不是什么固执己见的人,对他的想法表示了理解,为首的艾登博士便开口说道:“实际上在和您见面之前,我们私下就已经通过邮件和网络进行了诸多交流,大家也都基本统一了意见,认为我们目前或许应该走奥丁之眼那样的思路。”

“噢?详细说说看呢?”安桐说着,心头却是有些哭笑不得,这群人居然打算效仿自己的套路?

“这款奥丁之眼确实是一款划时代的发明,绝非之前终结者机器人那样的东西,这是能切实改变战局的重要工具!我简直佩服能发明出这东西的那位天才。。。”艾登说道。

我也很佩服那位天才啊,只不过你怕是不知道那位天才可萌可乖了!昨天晚上还睡在我身边呢!安桐默默的腹诽道。

“其实我更佩服的是那位天才的技术,实不相瞒,我和小乐瑶在过来这边之前曾经加入过一个由亚洲军方牵头的特别项目组,唯一的工作就是试图破解奥丁之眼的秘密。。。但说来惭愧,我和另外两位国家级实验室的材料学专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都没研究清楚那材料的结构究竟是怎么回事,除了知道它可能是直接采用了净能反应堆里出产的高净能含量钢材制成的,然而如何把结构和普通钢材差不多的净能钢加工到那样的结构强度同时还不损失其净能含量则是我们始终没弄明白的事情。。。”秦旭博士十分困扰的说道,“我猜想这恐怕是用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材料工艺的特殊手法加工出来的,所以产能才这么低。。。”

啊,确实和现有的加工工艺不太一样,她就是把材料倒进一台洗衣机一样的仪器里面搅合搅合,出来就变成你形容的那样了,用洗衣机来加工钢材确实不是现有的材料工艺,啊顺带一提,那洗衣机是她从一处超市的残骸里面捡回来的,还是中国制造呢。。。

“我一直负责的是通讯信号这一刻的研究,与几位前辈一起,但是我根本弄不明白奥丁之眼的通讯编码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根本就不是目前地球上所拥有的编码,我们费尽心机的解读也只得出了这种编码具有远超过目前编码的效率。。。而它如何在净能和噬能的双重干扰下还能进行传输也是我们没搞清楚的,我们动用了多种设备都没能捕捉到任何信号,制作这东西的人是外星来的吗?”乐瑶小姐姐也不高兴的抱怨道,看来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