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御医来了,御医来了!”有宫人叫喊。

“快让开,还不快看看本世子弟弟怎么了?”世子吼叫一声。

御医进来之后,才看到世子抱着昏倒的孩子,竟然是太子的嫡长子荣郡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心里还微微嘀咕,世子把他怎么了?

不料才搭脉一会,第一个御医脸色就忽的一下白了,嘴角抖动的厉害,然后第二个御医跟上前辩证搭脉,结果也一脸的灰白,第三个御医急忙出手看看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怎么办?这里有三个皇子,有司马老将军的两个嫡孙,加上抱着荣郡王的武王世子,孩子就有七人,而宫人起码十几个人,这么多人全部都有接触染病的孩子。

尤其是世子,简直更是要命,他们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世子抱着的荣郡王,不出意外,世子是一定会染上的。其他几个孩子也保不准会染上。包括宫人和自己。不过大人染上的机会,比孩子小很多,但也并非没有可能不染病。

好在御医里面有一个人是曾经染过水痘的,不会再染上,于是三人眼神间就决定了由那个曾经染过水痘的御医快去汇报皇上,这件事太过严重,会死很多很多人的。

不仅仅会因为染病而死人,期间累及的人,一定更多,御医甚至想到了学堂的侍读,这么大的事发生,侍读竟然不在场维持秩序,导致世子抱着染病的孩子,导致这么多孩子一起围着染病的孩子。

而这些孩子没有一个是普通孩子,全是皇子世子啊!稍微差的也是司马老将军的两个嫡孙,要是死了这些孩子,御医都不敢想象下去了。

皇上今天散朝很早,百官今天很好说话,竟然一致答应徐寅提出的第一种远期割肉的策略。

也没有一个言官再站出来抨击徐寅荒谬之类的,那个抨击徐寅而吐血的言官,最后的结局是死了,皇上没叫御医给他看病,他最后自己爬起来摇摇晃晃回家之后,自己了结了自己。他是看到了皇上看他的眼神,已然杀机一片,为了不连累家人,言官不得不选择自己解决自己。

触怒天子底线的后果,他知道,皇上向来不会手软的,用自己一家杀鸡儆猴,皇上一定会做的。只有自己死了,才能保全家人,保全家产,只求皇上看在自己结果自己的份上,能放过家人。

首辅大人很快用徐寅写好的细则,录入律法,成为长久的政策,将来所有考取举人功名的士子,再无像如今士子这般享有免除名下官田赋税的福利了。

皇上退朝就发现今天给世子他们教导的侍读,竟然一脸羞愤的站在边上等着自己。心里顿时发怒,谢文婧到底怎么教的世子?这孽畜又闹哪般?

当皇上听侍读讲了世子今天早上的言行,顿时也以为世子这是在闹事,简直是没有一点点把侍读放在眼里。公然当着侍读的面说他自己要请御医?他好好的请什么御医?

对了,侍读前面说的是世子上课期间悄悄问世荣怎么了?难道是那个孩子有事?

“你不必太过介怀,世子这么小就懂得兄弟之间互相友爱,这本是好事,不过方式有些激烈了,恐怕也是世子太当心世荣这孩子了。”皇上不得不给自己最在意的孙子擦屁股,先给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镇住侍读,回头自己再收拾他。

“皇上,学生以为,世子本就带着极为抵触的心理来的学堂,若是他一味如此,学生怕因此耽误其他皇子,学生恳请皇上安抚世子。”

侍读忽然拿出读书人的硬气来,这样的学生他不想教导,简直是贻误自己名声。不过侍读到底不敢明着说,而是迂回暗示,皇上自然明白了他的话,气的更是不轻,不过脸色依旧如常。

“徐寅,你说说这件事要如何处理?”皇上越过侍读,看向跟着自己出来的徐寅,皇上现在对徐寅的心理极其复杂,想好好用他,但也对他起了杀心,不过是等他发挥尽了他的才能,等自己大行之前,才会动他,现在正是好好用他的时候。

“回禀皇上,学生以为,世子既是孩子,更是主子,我们不仅仅要教导孩子知书达理,通晓大义,更应该敬重主子。

若是此时此刻,学堂果真如世子所说,太子的大殿下发生了严重的事,而学堂里面却没有一个主事的人,留下一些孩子,怕是会出大事的。”

徐寅知道这个侍读,很想教导出名声响亮的学生来,他本人到并非亲赖太子,是个中立派,但今天的事,这个侍读的作为,对武王世子太不利了。

世子在学堂有事,作为学堂侍读,自当有责任引导教育,而不是撂挑子,败坏世子名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