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原本要急着回去跟桑妈妈等人吃顿团圆饭的,到了现在,许东反而不急了,收拾好东西,放进衣袋,随即又摸出手机,拨通了胖子的电话。

这会儿,胖子那家伙,估计正跟其他的人坐在餐桌旁边,等着许东回家之后再才开饭,所以,一边接电话一边还用筷子,叮叮当当的敲着碗,以表达对许东的不满。

许东很是仔细的解释了一下,现在,不是自己不想回来,跟“一家人”团聚,实在是这件事太重要了,几乎就是能够影响到大家今后的福祉的事情。

胖子听说许东到了这个时候,没能回家,还在为大家的福祉奔波,心下很是有些感动,把许东的意思跟大家传达了一下,并且还替许东向上妈妈说了几句好话。

桑妈妈、桑秋雨、桑秋霞三个,虽然是有些失望,但是想到许东起早摸黑的,也是为大家着想,一个个不但表示理解,还特地嘱咐许东,现在晚上的天气有些凉,要注意身体,别感冒了之类的。

尤其是桑妈妈,更是亲自接过电话,跟许东说了好一会儿,絮絮叨叨的,真的像是一个母亲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疼爱,说得许东得眼睛都忍不住有些湿润起来。

好容易挂了电话,许东这才擦了擦眼睛,然后转头对赵老头子说,很想要去赵老头子家里去看看,顺便还要雕上几件小玩意儿。

有生意做,赵老头子当然高兴了,何况还是许东这样的大客户,当下,赵老头子连忙收拾了一下东西,今天就提前收摊了。

刚刚做成了许东这一笔生意,赚到的利润,就能抵的上以前半个月才能赚到的钱,所以,赵老头干脆收摊,带许东等人回家,反正这也是继续在做生意,许东还要几样东西呢。

张君成反正闲着没事儿,执意的要陪陪许东,不过,话说得漂亮,但许东知道,张君成其实是想要找那位能雕刻的赵师傅,看看能不能要到一两件“水很深”的物件儿,好回去送人,呵呵……

是以,等赵老头子收拾好东西,许东、牟思晴、张君成三人,就一路闲聊着,跟在赵老头后面,路过有取款机的地方,许东耽误了一下,去了一些先前出来,带在身上,这样,就比较方便一点。

至于张君成帮着帖上的那三千块,许东本来要还的,只是被张君成几句“妈拉个巴子”,“我勒个去”搞得焉了气势,最后也就只有想其它的办法来报答张君成的解围之恩。

赵老头的家,出了这条巷子,又走了好一阵,几乎到了城北的边上,房子也是比较老旧的平房,老远就听见电动工具切割石材的声音。

老头子苦涩的笑着解释说,因为是小本生意,平日里赚得又不多,也就勉强能够糊口,所以,儿子就没日没夜的赶工。

许东东进了屋,发现屋里的灯光有些暗,就在堂屋,一半边都摆上了工作台,上面杂七杂八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为数不多,几块灰白、价值不高的原材,夹杂其间,一看就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式的小手工作坊。

老头的儿子,三十多岁,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腰里系着一条有些破烂的围裙,正在一个台灯下,用电动机抛光机打磨一件小挂件,见有人来,关了电机,放下手头的活计,谦逊的向许东等人点头微笑。

不过,因为一条腿脚不方便,赵老头的儿子也没站起来。

不用许东说明来意,老头子就大致说了一下,来的这三个人,个个都是财神爷,不但做了一桩好生意,而且意犹未尽,都是来定做东西的。

赵老头的儿子憨厚的笑着,一边让媳妇儿给几个人山茶,一边让许东先选材,说是让许东选择材料,其实也没什么选择余地,整个儿就摆在工作台上那么几块比拳头大不了多少,质地下下乘的玉石原材,估计这也不是直接用赌石,或者直接从出产地带回来的原石,而是低价带回来的半成品,这样的话,成本价钱就便宜得多,按许东的估计,这几块原材料,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两千块,这能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许东感叹了一阵,选了一块颜色白里略带微黄,被切过的一块原材,问这一块要多少钱。

不过,许东这样问,就有些外行了,一般来说,雕刻物件,那都只能是一件一个价,要一件,就给一件的钱,一整块的原材料,一般的人又不知道到底能做多少件东西出来,所以,这样问,其实也就是暴露出来自己对设计雕刻的不懂。

不过,小赵师傅并不在意,对于玉石雕刻,真正懂行,而且是很懂行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因为玉石原材料,比不得普通的石头,无论质地怎样,品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