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六十五)三赴汤泉 耿军降…

荣儿正思索间,玄烨已经急匆匆地进了太皇太后的厢房,并行礼道,“孙儿请皇祖母安。”

荣儿也马上给玄烨行礼,小荣宪也笑嘻嘻地朝玄烨有板有眼地行礼道,“荣宪请皇阿玛安。”

玄烨走上前将荣宪抱了起来,笑着说道,“呵呵,朕看啊,这宫里的规矩,这小荣宪比有些旁的人守得都要好,这都是荣儿的功劳。”

太皇太后乐道,“可不是嘛,我才赞了荣儿了。对了,孙儿啊,怎么这么快又来给哀家问安了?”

“因为有个好消息,孙儿迫不及待的要告诉皇祖母!”玄烨抱着荣宪坐到了椅上,荣儿走上前接过荣宪也落了座。

“哦?什么好消息?”太皇太后听玄烨这么说也来了精神,急着问道。

玄烨面带喜悦的一字一字说道,“皇祖母,耿…精…忠…降…了!”

“哦?真的?”太皇太后眼中也露出了喜色,急忙问道。

“回皇祖母,是真的,康亲王杰书派人来传了消息,本月十九日,耿精忠剃发易清服,遣其子耿显祚向杰书献印请降,同时已经迎清军进入福州城了。”玄烨开心地说道。

“好啊!很好!耿精忠降清,对于吴三桂之势气定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也会对大清的将士们有巨大的鼓舞!”太皇太后点头笑道,随后又若有所思地问道,“皇上是如何安置耿精忠的?”

玄烨思索了许久,脸上带着一股琢磨不透的表情,抬头看向太皇太后,低声说道:“皇祖母,如今王辅臣降了,耿精忠也降了,朕要想让更多人来降,便要所有人都知道,在这场战争里,朕的敌人只有吴三桂,其它的人朕都会给他们机会,让吴三桂的从叛者瓦解!”

太皇太后点头,“孙儿说得在理。”

“所以孙儿已经传旨给杰书了,保留耿精忠靖南王爵,统其部征讨郑经以自赎罪,同时命其弟耿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玄烨若有所思的说道,“孙儿知道,现在吴三桂是大清最重要的敌人,为了打败他朕暂时可以忍受很多的东西!朕的眼中有沙子也先容着。”

看着皇上的表情,荣儿忍不住轻轻打了个冷颤,皇上的眼中有着一种深不可测的东西,皇上的话留了很大的余地,现在……皇上的敌人是吴三桂,那倘若吴三桂倒下后,皇上的眼中还能容下这粒沙吗?一粒曾经背叛大清的沙子,荣儿突然感觉到有些不确定了……

几日后,太皇太后起驾回宫,皇上亲俸太后太后一同回宫,两个月,在汤泉行宫世外桃源般平静的生活也结束了,荣儿的小腹也有了微微的秃起。

敬儿和小青她们都说荣儿此行气色好了很多,毕竟自打阿玛过世后,荣儿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是外面的生活太轻松了,让她真的在慢慢忘记悲痛,只是,那样的日子是如此的短暂。不能常过,荣儿突然有一种感觉,如果不是进了这帝王家,只是嫁于普通家境尚可的人家,那生活会不会就如在汤泉行宫那样一般呢?每天的生活很平静,不会有多的心思,……其实那会真的很幸福吧……比拥有荣华拥有富贵,会感觉幸福的多……其实荣华富贵真的是很虚的东西……一个女人拥有再多又能如何呢?

(六十六)宫女论命 谁能有…

【同为包衣宫女身,十年之后命不同;】

【灵心依旧谋小主,小青苏雅安荣畔。】

冬天到了,宫里的日子还是比较平静的,玄烨坐于乾清宫,看着兵部呈上来的折子,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上个月和硕简亲王喇布上折说已探得平南亲王尚可喜在被尚之信拘禁其间病情加重,再加上心中对儿子的气愤,抑郁而亡,玄烨这一生对“孝”都极为看重,如今平南亲王如此忠孝感天,却生了这么个暴虐的儿子,所以对尚之信痛恨之至,当时便下令清军不惜一切代价围剿尚之信,可是今天,喇布的另一封折子呈于眼前,让他陷入了两难,折中称尚之信遣使去同喇布乞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后悔,不过喇布也明言,吴三桂对尚之信常索重饷,又派将领去守尚之信所掳之地,所以尚之信对吴三桂已经失去了信任,不过,其部下兵力仍甚多,若能招降,集中其兵力投入到与吴三桂的战斗中不无益处,同时若尚之信降于大清,对吴三桂如断羽翼,于大清百益无害。

玄烨知道喇布说得在理,保是他的心中真的非常痛恨尚之信的所作所为,这一粒沙,他还要容于眼中,为了除掉最大的敌人吴三桂,其它的小沙粒也都变得不重要了,玄烨拿起朱笔,轻轻在折子上面写下准奏,招降尚之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