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完结了……其实最近写文写得不顺利,不过答应大家周一开始发第二部了,所以会说话算术的,明天开始更第二部,明天(周一)送Q币的方法:明天(周一)下午18:00,在“第一部”就是这本书的“评论区”(也就是“康熙后宫”的搜吧)里面玥彤会开一个帖子,大家跟帖得Q币,所写内容还是以前的三样,限Q群读者(所加Q群,群内昵称,QQ号)不要在这一更下面索取Q币,这里留言都不会给的,明天下午18:00见喽~欢迎大家积极配合参与,呵……不过,只有前十人玥彤会赠送Q币,关于第二部的更新应该会早些的……

正说之一:荣妃的出身之迷(上)

单册《正说康熙后宫》

玥彤一直都说本文是依史而写的,那么这些史从何处来,又是如何推断和构建的这部小说呢?这一卷开始,玥彤会不定期更新《正说康熙后宫》,以正说的形式将小说中的推断加以总结。

(这里面有玥彤自己的创新,也有其它以前史学家的推测和分析,毕竟历史是具有主观性的,后人对其的判断也具有随意性。)

注意:由于要更新第二部《康熙后宫Ⅱ:岁月如流》://bookapp。book。qq。/origin/workintro/436/work_2079156。shtml

所以这里的更新会非常非常的不定期……大家不用刻意守候,没事时来看看就行了~谢谢~!

***************************************************************************************

本小说历史观点:荣妃为包衣奴才,即宫女出身

荣妃的出身在本小说里至关重要,很明显,《康熙后宫》小说中荣妃是包衣出身的,而这一切并非作者的凭空想象,确实找到了一些史料的支持。

荣妃的身世在明确的历史资料上,很难找到,只有其父为盖山的记载,甚至没有记载其旗籍,康熙20年所晋四妃,荣、宜、惠、德,除去荣妃外都有比较明确的家族记载,所以荣妃的出身是隐晦的。

关于荣妃的出生,在本小说中称其为包衣出身,这不是作者随意杜撰的,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支持,根据历史家吴晗编写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第3959页中有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三月,出使清朝的朝鲜使臣返国,被国君问及玄烨的情况。使臣说,玄烨“年虽少而颇壮大。往年宫女有生男者。今年又有怀孕者,外人无不知之,而甚讳之。盖先出者当为长子,故嫌其妾出也。

注意使臣说的话,“往年‘宫女’有生男者。”时间是康熙七年,观康熙后宫的历史,只有荣妃于康熙6年生下一皇子承瑞,“而又有怀孕者”只的自然是庶妃张氏,但基本可判断二人皆为宫女。

这段资料,写者是见于历史研究专家杨珍所著的《康熙皇帝一家人》,杨珍老师用这段话来说明康熙为什么立后,原文如下:

『玄烨早婚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孝庄发现孙儿发育早熟,对异性已有渴求和需要。

康熙七年(1668年)三月,出使清朝的朝鲜使臣返国,被国君问及玄烨的情况。使臣说,玄烨“年虽少而颇壮大。往年宫女有生男者。今年又有怀孕者,外人无不知之,而甚讳之。盖先出者当为长子,故嫌其妾出也。”这时,玄烨尚不足14周岁,也就是说,他至迟在十一、二岁,已对异性产生强烈兴趣并有了接触,其所处环境.又为充分满足他的这种需要,提供了便利条件。玄烨的第一个孩子皇长于承瑞生于康熙六年(1667年)九月,距大婚整整两年后,他年仅13周岁半。孝庄急于让孙儿成婚,其中一重要目的,是防止孙儿大婚前便有子嗣而有伤君德,因此末雨绸缪。』

正说之一:荣妃的出身之迷(下)

对于杨珍老师的这段观点,这里有一点小小的疑议,玄烨大婚是在康熙四年,而且清帝是有房事教育的,所以称康熙发育早熟对异性有渴望而立后的原因之一,这点存有疑议。

而《朝鲜李朝实录》中称,“甚讳之,盖先出者当为长子,故嫌其妾出也。”有可能有使臣自己的误读,他说外人无不知道的,既然是人人知道的那便是没有避诲的事情,毕竟帝王有了子嗣不管谁生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妾生和嫡出在古代中国肯定还是有区别的。

总之,综上所述,从这里可考,荣妃确实是宫女出身,那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