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奇怪的是,兵部和太尉府都没有催促,就任由雄武军这么慢悠悠地向前折腾。吴国上下似乎都对此事保持着沉默。

杨云为此花了很大的力气,他这段时间都在东吴城,陪着大陈来的使者吃喝玩乐,大把的银子送上去,使者一封封书信回到大陈,都是说这边的如何如何尽力,有什么什么困难,援军很快就会抵达云云,因此大陈那边一直没有怎么催促。

时间一晃就到了九月底,雄武军走得再慢,也终于抵达了北方国境的凌水河畔,只要一渡河,就是大陈的国土了。

陈禹终于又忍不住冲焦源发火了。

“焦大人,我们五万大军已经到了河边,渡船呢?”他质问道。

今年的天气似乎比往年都来得冷,深秋的寒风从宽阔的河面上一阵阵刮来,焦源却浑身冒汗。

“这个,容我去催办一下,一定尽快找来渡船。”

“三日内找不来渡船,这河我索性也不过了,直接上京城和你们杨大人打官司去!”陈禹怒道。

“我一定催办,一定催办。”

与此同时,在东吴城内的吴国使者收到国内发来的一封急信后,终于有些慌了神,他找到杨云。

“杨大人,雄武军走到什么地方啦?”

“大概要渡凌水河了吧。”杨云说道。

“这个,实在是慢了一些,能否让他们加快速度?”

“大陈那边出什么变故了?”杨云警觉地问道。

使者犹豫了一下,估计这个消息很快也会传到吴国来,于是开口说道:“实不相瞒,前方作战不利,寿南城失守了。”

“什么?寿南失守!”尽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杨云还是作出一付吃惊的模样,“怎么回事?不是说寿南城异常险峻,前一阵一直顶住了北梁的攻势吗?”

“北梁的大将常青带军包围了寿南城,另一个大将万大年带着骑兵穿插到后路,和增援寿南城的军队激战,正在旗鼓相当的时候,我方援军的后路被天阴草原的蛮兵截断,导致全军失利。援军大败后寿南城人心浮动,有叛徒趁机开了城门,最终导致寿南城失守。”

“草原蛮兵?他们会飞吗,怎么会出现在援军的后方?”

“据说有大本领的修炼者兴风作法,召出了一场风暴,趁我方水师回港避风的时候,天阴蛮兵驾着船冒险渡海,直接在我方大军的后方登陆。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天阴蛮部和北梁很久前就已经结盟,天阴工匠在北梁的东州秘密造了很多适合风暴中航行的双头长船,这次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天阴大草原中并非所有部落都是游牧民,大草原挨着辽阔无比的北海,那里常年风暴大作,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还有部落常年以出海捕鱼为生。

北海的风暴磨炼出大批不畏风暴的蛮族水手,和天荫部落精湛的造船航海本领。

这次和北梁结盟的四十二个部落中,就有十几个部落擅长航海。不过他们的海船虽然耐风浪,却不适合远航,根本没有可能从数万里之遥的北海航行过来。之前没有人能想到,北梁竟然秘密造出了蛮族海船,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了大陈重重的一击。

寿南之败后,属国援兵立刻显得重要起来。本来大陈虽然要求各属国出兵,但是心中并没有把这些援兵看得多重,可是这场败仗让大陈伤筋动骨,仅有的几支精锐部队几乎被全歼,朝野上下士气大丧,此时除了依靠不败水师和大江天堑,就是期待属国的兵马能赶快派上用场。

六个属国中,西南方向的三个同主战场相距太远,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人马,真正能帮助大陈的是东南三大属国,吴国、山越和清泉。

其中清泉从距离上离大陈最远,但他们的援军走海路,十几天前已经到了大陈,他们直接在天澜江北岸登陆,向北增援寿南战线,结果刚刚抵达战场的外围,就遇到大军失利,被排山倒海般的溃兵冲散,接着又被北梁和天阴的骑兵一阵赶杀,只逃回一群仓惶的残兵败将。现在正和无数大陈溃兵挤在一起,等着被水师接应回江南。

剩下就只有吴国和山越的兵马。

在这种情况下,大陈使者终于开始履行他的职责,催促雄武军加快速度了。

杨云拖延时间,就是希望雄武军不会被派到危险的江北去,现在虽然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大陈寿南一战败得这么惨,心情还是有些沉重。

寿南失利,大陈水师是有责任的,水师大都督师文斌受到了大陈皇帝李歧源的训斥。

师文斌也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