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靡埠茫��谏挛骼霞遥��浅鐾庾雒窆ぃ�裨蛑荒茉诘乩锱偈吵裕�艘还�迨��拖岳狭恕�

吃饭闲聊时,秋妹说:“小商,你认识我家了,往后可以过来玩。”商亮说:“我会来的,我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懂,要请李书记多教教我。”李爱民说:“基层工作不比读书,没什么好教的,学东西要靠你自己琢磨,只要用心,时间长了,也就什么都懂了。”秋妹说:“对啊,要自学成材!爱民当村支书有十年了,他从部队复员回来,就在村里干,打过杂,当过治保主任,后来就被选上当书记,他没后台,全靠自己努力,加上村民信任和领导器重,支部书记一直当到今天!小商,你年轻,又有文化,将来肯定有出息!”

听着她鼓励的话,商亮多了一份信心。事在人为,可是,商亮不清楚自己这个“支书助理”,具体应该做点什么?趁着在书记家里,他想问问。商亮说:“李书记,我是您的助理,您给我安排点事做吧。”李爱民沉默了一会,说:“你刚来,先熟悉一下环境,对你有好处。”商亮想:也对,江湾村有好几个自然村,有二三千人,自己不认识地,不认识人,两眼一抹黑,怎么开展工作呀?正如李书记所说,先熟悉下工作环境,才能当好村官,为民办实事。

商亮吃过饭,一个人先回村委会。秋妹问丈夫:“你怎么找了个助手?”李爱民说:“不是我要的,是镇里安排的,落实上头的一村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规划,说是提高基层村干部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秋妹说:“我看这小年轻不错,懂礼貌,人也蛮机灵。”李爱民说:“问题是镇里没交待让他干什么?”秋妹说:“这很简单呀,他现在是你的助手,当然听你的,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李爱民说:“如果小商是本地的,我还能带带他,培养培养,可他是外地的,说不定三年后就走了,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吗?”秋妹说:“我不担心这个,我是担心不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能耐了,你就下台了。”李爱民笑道:“我倒希望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他现在还嫩得很,一切要从零开始。”

商亮回到宿舍,打开行李箱整理东西,把毛巾牙膏之类拿出来,还把几本书放到枕边。村里想得真周到,这间二十平米的屋子,有床、有橱、有写字台,被褥是新的,写字台上还放了盏台灯,水、电、灶、米、油等,一应俱全,对于单身的商亮来说,这里是个象样的小家了。虽然,室内没有卫生间,但院子里有公共厕所,出去也很方便。

商亮躺在床上,午睡了半个小时,下午一点,他准备去上班。尽管,还不知道工作内容,但自己初来乍到,不能呆在宿舍不与外人接触,要主动没事找事做。一楼除了商亮的宿舍,还有农资部、小卖部、卫生室,还有仓库,村领导的办公室在二楼。商亮行走时看过,在村委会院子的西边,有一个儿童玩具厂,几个车间都在生产,门口似乎能闻到一些呛鼻的气味。

商亮走上楼梯,还没到二楼,就听到办公室里有人在说话。村主任王根林说:“镇里不派个带项目带资金的技术员,派下年纪轻轻的大学生,有个屁用?他会干什么?不给添乱就谢天谢地了!”马会计说:“有文化还是有用的,现在没文化的人,找工作都难找。”王根林说:“老马,你以为大学生就好找工作?你没看电视没看报纸,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了,回家还要靠年迈的爹娘养活,真是没用!”妇女主任张桂宝说:“现在人多啊,人多就不好找工作,所以要搞计划生育嘛!”治保主任郭兴元说:“据我阿爸讲,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咱们村就来过不少插队的知青,他们不会干农活,老乡手把手教,但他们也给村里带来了文化,今天来的这个商亮,可能就是新时代的知青吧,咱们应该接纳他,让他生活好,工作好。”王根林说:“工作?刚出校门的书呆子,还不是绣花枕头,看着光鲜,实际一包草!”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各张办公桌都在一个房间内,办公室的门向外敞开着,这种办公透明化,加上相互之间的监督,能杜绝一些不正之风,村领导能这样开放式办公,这种情况不多见,说明村里的一把手,是有魄力又很开明的。商亮并不在意别人议论自己,一个外人突然来到他们的领地,他们表示下意见很正常,或者说,人家没说错,我现在是不会做什么,但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愿你们能慢慢接受我,我将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新家。

王根林忽地看到商亮站在办公室门口,稍稍愣了一下,说:“商助理,是你啊,有事吗?”商亮说:“我叫商亮,大家可以叫我小商,我想来问一下,有没有事需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