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3页)

�吹溃骸叭嗣怯�醚【伲�饕�且蛭�嗍�送镀狈炊阅掣鋈耍��峭镀痹蕹赡掣鋈恕!�

当你深入了解人们抱怨的原因时,你会发现,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那样,人们是在用抱怨推卸责任。他们会跟你讲一大堆冗长枯燥的道理,来证明他们不能也不应该负责去改善某种状况。他们会不断地抱怨,引诱你认同他们的说法,支持他们的不作为。这就是在用抱怨获取权力。

某些人会抱怨别人总是迟到、太无礼、太邋遢、语速太快、说话太少、妄下结论等等。给对方下了这种定义后,抱怨者就像打了针疫苗一样,不用再为如何解决问题而费脑筋了。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是他们自己太懦弱,不敢也不愿去寻找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让他们把抱怨的手指指向别人。

不久前,为明确我们教会存在的目的以及未来的愿景,我们开展了一次战略规划活动。首先,我们拟定了一个长达四十五分钟的面谈,面向所有人。几个星期里,我们通过一切能利用的渠道,向教区所有人发出信件,通知面谈的事情;然后,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又设立五个不同的会场,邀请人们参加为时一天的面谈,分享对教会的看法,提出期望。好几百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最后制定出的行动计划不仅令人信服,而且颇有启发性。

不过,活动期间总有一小群人,对我们的活动方向表现出很困扰的样子,而且,他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刺耳。教会负责人刚开始听到这些抱怨时,也很关注,担心这些人说的事我们没有考虑到。可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群人并不是直接跟我们讲,而是向其他未参加面谈的人抱怨。

由此,我们意识到,这群人在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抱怨,承担部分工作的责任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推卸掉了。他们站在一旁抱怨,这样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都无须负责。对此,我们也予以理解。可是,现在事情都已经决定并往前推进,他们怎么还抱怨呢?而且,他们为什么给其他没有参加活动的人打电话,向他们抱怨呢?

后来我们明白,抱怨者是为了安抚内心刺痛的自我,他们心里告诉自己,如果事情变得对自己很重要,就得花时间去参与。

其实,他们也明白,抱怨事情进行的方式无法改变行进轨迹,却可以让不作为合理化。他们努力想挽回面子,没有什么比留住面子更要紧的了。

要警惕抱怨,它们常被人利用来操纵你或者其他人。牢固的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安全的基础之上,而这两者在操纵力的博弈中不存在。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曾撰文写道,“长期维持操纵力的最强大且最有效的力量,不是统治者控制被统治者的种种暴力,而是各种形式的认同,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顺从。”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别让自己为他人的抱怨所左右,而轻易地顺从了他人;应当了解真相,自主做决定。

。。

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人们抱怨,可以在事情做不好时有开脱的借口。抱怨者会在还没开始工作前,就先抱怨一番,或者当表现欠佳时,他们也会抱怨,倘若结果糟糕也有理由辩解了。

再次引用克莱姆森大学(University of Clemson)罗宾·柯瓦斯基博士的话:“人们也许会把抱怨作为一种自我妨碍的策略,就是为了挽回面子??例如,学生在考试前一晚抱怨生病,一旦考不好,就有了借口。”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跟某人打招呼说:“你好吗?”迅即,你开始后悔自己说了这样的话,因为从对方的脸上看出来,他就要向你倒一大堆苦水了。

“糟透了??邻居家的狗整晚都在叫,结果我一觉睡过了头。起床后我穿了新买的蓝衬衫,可是刷牙时一不小心,牙膏沾到了领口!”他越说音调越高,声量越大,“于是,我又去换白色衬衫,可是发现它满是皱褶,我就想熨一下,没想到烫伤了两根手指!” 举起烫伤的手指,他继续大声抱怨着,说话间几乎不带喘气,“之后,我走进车库,却发现女儿忘记关掉车前灯,该死的蓄电池全用光了。我匆忙充好电,上班路上一辆车突然抢道插到我前面,害得我把咖啡溅在刚熨好的白衬衫上。后来,我又……”

对方没完没了地说着,你心里就开始想:“如果我假装突发心脏病,或许他们才会停止跟我抱怨。”

这个人难道真是想让你了解他们的糟糕经历么?不,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罢了。他描述夸张,嘲讽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