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一段简短而又充满真情的开场白,拉近了对话者的距离。

对话的一方是共和国总理,另一方则是网络上不计其数、不曾谋面的网友——“网上的朋友”。

2009年2月28日中国政府网专访(1)

2009年2月28日下午3时,在北京市西便门附近的中国政府网访谈室,*总理与守候在电脑旁的广大网友进行了一次倾心的交谈。

简朴的访谈室因红色基调而温馨亲切,访谈桌上只有两台笔记本电脑,桌前十几盆绿油油的植物把整个房间装点得生机盎然。

*总理似乎急切要和网民们交流,提前来到访谈室。他身穿蓝灰色夹克,一入座就凝神注视电脑屏幕,轻轻叩击鼠标,浏览着网络滚动的页面。

上午10时,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发布*总理将与网民在线交流的消息后,虚拟空间顿时沸腾起来,亿万网民踊跃参与。

“总理,您认为我们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起到作用了吗?政府还会继续出手吗?”“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资金周转的难题,政府能不能帮我们?”现实的严峻挑战使许多网友将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向总理提问的第一选择。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应对这场危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在危机面前一定要提振信心,沉着应对,随时准备采取更坚决有力的措施。”*在向网友们解释应对危机的四大政策后,加重了语气说。

从投入、减税到产业振兴规划,从科技支撑到社会保障,坚毅的表情,坚定的信心,总理画出了一张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素描图”,通过文字、照片和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到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是一次问政于民的交流,这是一次问计于民的沟通。

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话题广泛而深刻:“三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优良的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小企业应该得到坚决有力的扶持,反*最重要的是解决制度问题,房地产和股市要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

“民生是国家之本。”总理与网友交流时的一句话,给无数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就业到教育,从医疗到住房,总理知道大家的关切,对每一个现实而直言的民生话题的回答都是那样认真而坦诚:

——“无论是农民工就业、大学生就业,还是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郑重表态,“回乡农民工如果打算创业,我们应该鼓励,给他们提供培训和税收的优惠。”

——“你们对病人态度一定要好,如果有什么牢骚和不满的话,向我发,不要向病人发。”在长春考察时,他曾经这样对医护人员说,他思考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何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如何建立儿童重大疾病救助制度。这些事情我们都在做,但是我们的力度还不够”。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的方向已经明确了,要逐步扩大规模,使更多的农民工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够进入到学校来学习。”“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者相当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我们在努力这样做,我们一定要做到……”

——“住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政府来讲,要把更多的钱、更大的精力放在那些困难户和无房户身上。”

……

犹如*常去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在线网友“簇拥”在总理身边,唠家常、说心事、话期盼。一个个帖子,就是一颗颗滚烫的心,代表着网民对总理的信任、人民对政府的信心,让总理感动不已。

2009年2月28日中国政府网专访(2)

“我是您看望过的孩子,现在身体康复得不错,您说废墟上一定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我时刻记在心中,谢谢温爷爷。”“我记住了您的话,要坚强。”当主持人读出来自地震灾区两个孩子的帖子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我对灾区最挂牵的还是孩子们。”被网民们称为“真情总理”的*动情了,“我曾经在北川死难者纪念碑前说,这块土地一定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而灾区建设的未来还是靠青年和孩子们,我衷心祝福孩子们。”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越来越多的网友带来越来越多的话题。*毫无倦意,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与网友交心。

总理为网友的理解和支持而感谢,网友为总理的真诚和信任而感动。这是一个对话沟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