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这一跃数丈的轻功,更是令后面追来的衙差衙役瞠目结舌,更不敢追赶。

毕竟,他们只是一个小县城的下吏,不过混口饭吃,对于这种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真是一见就胆憷。

‘若是开国之际,或者王朝上升期,任凭什么江洋大盗,枭雄巨擘也不敢公然杀害官差,公门中人胆气就足,一喝之下,魑魅魍魉就要先泄气三分……但现在……’

观一叶而知秋,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已经令吴明知道这县城,甚至附近州郡的情况不容乐观。

“想不到……当年沃野千里,尽是膏腴之地的盛京平原,现在居然没落成了这个样子……”

他望着不远处的荒原与纵横交错的沟壑,不由又是一叹。

不错!

此地便是商州,甚至还是当初商朝的大本营,十绝关内,盛京附近的一个小县!

吴明之前来过一次,三百年后故地重游,却只见到满目疮痍。

原本绿树成荫,百草丰茂的肥沃早已尽数消失不见,只有一条条深邃的黄土沟壑,宛若大地的伤疤一般,没有半点生命的气息。

大风稍微一刮,就是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一处恶地!绝地!

“当年大商逆天而行,大地龙有伤,损了地气,此其一!十二金人坠毁盛京,煞气横溢,方圆百里寸草不生,三百年不变,此其二!”

“有这两样,商州自商末之后地位立即跌落,甚至全州一年的亩产总量,还不如外州两三个郡!真正成了一片穷山恶水!”

“大周自然弃了盛京,另行建都,反而将这视为瘴厉之地,前面几十年,官员就算被贬谪,宁愿去南疆或北荒,也不愿来这里!渐渐成了流放之地……”

“刚才那个县城,比起楚凤郡中任意一个大镇都差远了……”

“不过也多亏这恶名,流寇也知道此地没什么油水,大军不来就食,反而没多少战乱,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因祸得福?”

……

回想着这些变迁,吴明的脸上就浮现出嗟叹不已之色。

“不过……朝廷异闻司调精兵强将来此,却是为了什么呢?”

这消息,还是从千户厉宗义那里得到的机密,并且,此人肯定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心生退意,不惜直接开罪谢家,也要拿下谢宝玉与谢灵儿,作为退出这次任务的交换。

奈何,想法虽好,被吴明发现之后,就只能黯然退场了。

“朝廷异闻司……”

按照吴明的打探,此乃大周景帝时期所立的衙门,表面上是派出行人游走天下,收集奇闻异事的一个小部门,但实际上,暗中却招揽了不少奇人异士,很有一些‘六扇门’与‘东厂’的味道,主要目的便是追寻、刺探有关轮回者的消息。

“奈何有着主神抹杀的大杀器在,这些只能徒劳无功啊……”

吴明顿时有些疑惑,若是国力强盛之时,发现治下有此不稳定因素,派出人马打探也是合理。

但现在,天下大乱之时,还如此穷追不舍,甚至这次还要调集各州精兵强将,联合行动,怎么都有着一种‘不合理’的味道。

“看来……厉宗义的猜测很正确,这异闻司后面,不止朝廷,还有各方的幕后黑手!”

只要有着洞天福地,便可成就千年的世家!

如此底蕴,还有六级以上的大神通者镇压气运,自然足够与朝廷博弈。

到了此时,更不必说。

“是朝廷想要做事,还是诸多世家的推动?”

虽然天下派系众多,百家齐鸣,但异闻司总算是朝廷之人,若无皇室点头,也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

“或许是一次联合行动,朝廷也首肯,并且乐见其成?”

吴明抿了抿嘴唇,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在商州中,难道与主神殿有关?”

这么想着,立即动身赶路。

若无意外,前面就该有着一个异闻司指定的联络点。

……

从小县再往前数十里,就到了前朝的京畿之地,还有一个小小的驿站。

驿站者,供朝廷文书传信,以及来往官员休息换马之所,也是连接整个帝国各地的重要枢纽。

正是通过这一个个节点一般,密布十九州的驿站体系,朝廷任命才能上通下达,为统一之基础。

奈何到了王朝后期,这就容易变成官员的贪污、勒索之处,令驿丞苦不堪言,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