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剖业募父瞿昙痛笠坏愕耐�禄故窍蛩�硎玖俗约旱牟虏夂褪识鹊墓匦摹U庵智樾骱痛砭跷拇恿饕恢北3值焦�攴偶佟�

文从流十六 中国科学家

外国的科学家以实验室为家,因为他们敬业,研究的成果当然丰盛。而象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之类的大家索性把家改造成实验室,这样实验室是家,家亦是实验室。这样固然能顾及到家而又不影响事业。居里夫妇不正是在饭后百步走的时候欣然看到了镭的闪光,如此大的科学发现两人自不胜欣喜,学术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二人感情亦更加牢固。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毕竟条件有限,还没有哪位大家把自己的住所大刀阔斧地劈成科研胜地,在外国科学家关注自己学术上面的嘉奖的时候,国内的有关部门正在十分关心科研工作者的加薪问题。在物质上得到保障之后,国内科研战线的同仁们投身科研工作的时间自然陡增,甚至出现常年旅居实验室,潜心忘我研究而出现可喜成果的典型事例,他们当然属于把实验室当成家的大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出成果之时大多没有成家或是为了事业放弃了小家。

而象刘教授这样既把自己的实验室当成家又将家中的妻儿老小顾及得无微不至的科研工作者并不多见。刘教授的研究室一共有三名在编人员,除了他还有两位未婚未育的青年女教师以及两位未恋的女研究生。而他所在的这个大学是男青年梦开始的地方却是女青年休养生息的天堂,在这个学校中国传统的气味蔓延在每一个角落,楼房回廊的古韵典雅,八位男校长衣着的朴素端庄,机关人员的斯文安详都在表达着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并且研究着古代文明的大学应有的卓越风姿。而这种表达是由里而外,悄无声息。男性在这所学校里大多是委以重望,当需大加锻炼,以至于要把女性的一部分事业也义不容辞地纳为自己应做地本分,以表示他们对女性的爱护与尊重,而女性只需表达出应有的感谢和适当的恭维就可以在这个男人的环境里休养生息,繁衍滋生,茁壮成长,可以尽情享受着象牙塔所带来的一份宁静与安逸。

刘教授的实验室是学校的一部分,秉承着这种气息,所以刘教授以他那宽宏的君子风范,勤恳的公仆作风组织着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安排那两位女性科研人员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自己却将他们力所能及之外的事情全部承担。所以在晚上可以看见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明亮地可以隐隐照亮左右上下相邻的房间。刘教授这种工作的精神却没有象他房间的灯光传递给新药研究中心的其他科研同仁。其他研究室的主任教授们好像不太喜欢这种以实验室为家的工作态度,认为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为这是科学小家所为,他们深信凡是重大的科学发现或者科研灵感不是在喝早茶的时候冒出就会在散步的路上发现,这种灵感是不分时机不分场合的,总之不该在试剂成堆,药材满地的实验室或者是问案压桌,电话吵扰的办公之地。 。 想看书来

文从流十七 春风得意

刘教授在晚上加班办公的时候,他的妻子总会把儿子带来陪他一起。刘教授在外面伏案工作,妻子在里面辅导儿子工作,办公室已然成为一个家庭的书房,充满爱的气息。就是一只蚊子在这个环境里也会慢慢地不吃人血而热衷于那一排排的数卷之香了。

刘教授今年做为技术顾问非常负责的帮助公司的新药研究所完成了两项新药申报课题,把所里的中药研究室里的人员也训练的初具本领,而公司也非常负责地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当刘教授把那张用知识换来的银行卡交到自己太太的手里时,他那知识分子特有的自豪表情充满了整个房间。他的太太牛老师也更加坚定了知识就是金钱的这个还没有完全证明成立的假设真理。她坚信她的丈夫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本家。

这一年的春风刮得早,之所以是春风,因为他是在春季里刮的风,可是春天却迟迟不来。都说南京没有春天,是因为南京的春天很短,人们刚刚脱下冬装就得立即穿上短袖。现在的三月,南京的人们都还用棉衣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一样,南京流传着一句民谚“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南京人倒是很想早点吃上粽子,这样就能又进入火热的夏天了。

刘教授自从上大学来到南京已经快二十年了,早已习惯了只有春风却没有春天的南京三月。可是今年,刘教授却格外感受到春风是那样的柔和,尽管他每天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他那张庄重方正的圆脸却丝毫没有被夹杂在春风里的可吸入的颗粒、植物脱落的毛絮以及各种有益无益的细菌干扰。看着满街的行人都一个个把脸放进进颈子,然后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