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吴书记,这是你要的全县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花名册。”

这时,吴永成的办公室门被人推开了,赵平贵拿着一叠表册走了进来。他也是在县委办的时候,称呼吴永成为“吴书记”,已经成了习惯了,现在吴永成已经成为县长了,可他还是意识改不过口来。

自从吴永成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当选为永明县的县长以后,赵平贵便跟着他来到了政府办公室。这也是吴永成在征求过他的意见以后,指示县政府办主任办理的。吴永成觉得赵平贵这个后生踏实、稳重,文笔也过得硬,是个当秘书的好材料。

不过。他把赵平贵调到自己的身边工作,还不仅仅是准备把他只当作一个秘书使用,过一段时间。就准备给他另外委以重任。要不然,这个后生在这个秘书地岗位上,也太有点屈才了。

“是不是全县所有的单位都在这个上面了。包括那些非常设单位?”吴永成随手接过来,一边翻阅,一边随口问赵平贵。

“都在上面了。县人事局只是给提供了地区人事局批复下来的单位编制数,我通过和县里八大口地办公室了解。把所有副科局级以上的非常设单位。也补充了进来。”赵平贵认真地回答吴永成的问话,他见吴永成听到他地汇报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接着说:“吴书记,以前。我不统计这些数字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咱们县还存在着这么多的非常设性机构。几天了解下来,看到这几天统计的那些数字,把我吓了一大跳:那些非常设性机构,简直和地区给咱们县批复下来地正式机构一样多了。居然有九十五个。”

“嗯,连你也看出来了这个问题。可见这些个非常设性机构,也到了非整顿清理地地步了。否则的话,还真成了尾大不掉了。现在,你明白了我让你统计地目的了吧?!”吴永成抬起头。意味深长地对赵平贵说。他很欣赏这个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地小伙子,也尽可能地在自己平时工作的时候。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一些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准备把赵平贵培养成为自己事业中的一名得力干将。

自从一九八四年一月以来,永明县就开始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者是上级指定必须相应配套而成立地、各种临时性机构,几年下来已经累计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比如说有什么“清查办”、“经打办”、“整党办”、“喂猪指导办”、“农建指导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等等。

有一些临时性地机构。已经到目前为止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可现在还一直挂着牌子、占着办公经费而无事可做;还有一些机构干脆就是和现有地常设性机构。在工作业务上发生了交叉和重叠,可在下面的人要办一些具体事情的时候。还要几头来回请示汇报、签字盖章,冤枉路也跑了不少。一些临时办公室是设在县委大院地,可门口又没有设立明显的标志。不少基层回来地同志们,想要办理一些公务,就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同时,政出多头,也引发了在办理事情的过程中,几家单位见利就抢、见责任就推。扯皮、推诿的现象普遍存在。群众们已经非常大。县信访办公室就收到了不少这样地信访事件。

吴永成上任伊始,也是从信访办了解到这个情况,才引起了他地高度重视。他知道,县信访部门是群众和县委

系地桥梁、纽带,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群众有时候问题。他这个新当选地县长、人民的公仆。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制订一些相应的地措施。

“小赵,你把这些临时性机构先拉出一个处理的意见来,比如说,像这些‘清查办’、‘整党办’、‘经打办’等。已经完成里它们应该所承担的工作、空挂牌不办事的机构,就列出来,归在坚决予以撤销的名单里;还有这些机构重叠地机构。就按照它们本身的业务性质,进行重新划归、合并。比如说‘喂猪指导办’划归在县畜牧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划归到县教育局地招生办。”吴永成简单地看了一遍那些全县单位的编制表册以后,又递给了还在一旁站着的赵平贵,“我再和岳岚书记先碰个头,然后再把这个撤销、合并临时机构的名单。提交到县委常委会议上去讨论。”

……

“吴县长,你可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呀。”永明县新当选地县委书记岳岚在他的办公室,听了吴永成的撤销合并临时机构地意见,笑哈哈地对吴永成说:“人家新上任的书记、县长,开头三脚都是给人们办好事,鼓舞人心、稳定局面,可咱们两个上来,还没有好好地喘一口气,你就先给我端过来一盘烫手的烧山药蛋,你可让我怎么下手呢?!李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