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那我也看出来了。”隋心坚持道。

宁世菊乐了:

“我还真以为你现在有眼光了,有经济头脑了,原来还是说瞎话。你爸都看不出来政策动向,怎么你就看出来了?”

隋心鼓足勇气开始瞎编:

“是看出来了嘛!你看啊,报纸上总是很关心农民问题,说什么中国人民的大众主体还是农民,三农问题从八十年代就说到今天还不放松,只有解决农民问题才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解决农民奔小康的问题,可是农民现在还被税赋缠身,怎么奔小康嘛!所以,我觉得土地政策是肯定要改变的。”

隋国庆平时就热爱看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听隋心说了这么一大堆还都不是胡说八道的,顿时来了兴趣:

“咦!看来你还真看了,说的都不差!”

宁世菊不懂这些,看隋国庆赞赏,自己都快晕了:

“一个政策,能这么轻易说改就改的啊?”

隋国庆又点上了一根烟:

“嗯,这可说不准哦!就像我们当年的高考政策,本来还是推荐上大学,看成分的,一个改革开放,还不是变了!只可惜,我那时候刚刚参加工作,舍不得每个月十几块钱的薪水,薪水一断,家里人就养不活了。”

“你又来了,好像你当年去参加高考了就能怎么样似的。”宁世菊说。

隋国庆认真道:“那可不是怎么的,我当年成绩可好了,那些第二名第三名的都考上大学了,我怎么不行?我这个第一名,平时都甩他们一大截的。”

隋心忍不住插嘴把话题再次引了回来:

“还是说那块地,和土地政策吧,看来爸你是相信有这个可能性了,妈,你呢?”

宁世菊说:

“也许有这个可能性吧。可是那也不过是可能性,我们又不能冒险,要是万一,土地政策没改,还是要交税,我等到猴年马月啊,还是你大学不上了,把钱给我去垫付税费啊?”

隋心说:

“可是我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的大,我们就小小的赌一把,行吗?行吗?”

说着,隋心祈求的看着两人,因为心急,又生一计:

“对了,我准备上学的学费不要了,拿来买地,至于学费,我想申请一下助学贷款。”

隋国庆和宁世菊一起说:

“什么?助学贷款?”

“对,一直到大四,我都申请助学贷款。我家条件确实不宽裕啊,虽然说不上穷困潦倒,可是,只有爸爸有一份微薄的收入,家里的东西也很多年没换新的了,也不能算欺骗搞助学的那帮政府人员吧!”隋心说。

“咱家,咱家还有出租车的收入呢!”宁世菊说。

“那我不说谁知道?”隋心说,“再说了,不就是助学贷款不算利息嘛,也没占多大便宜,总之我毕业以后一分不少的还给他们就是了,要是这片地起的好,说不定大三我就不用助学贷款了。这不是家里买地的话,赶着用钱嘛,没办法。”

见隋心说的好像那块地是肯定要买了似的,隋国庆说:

“你这丫头,胆子可真是大。”

宁世菊说:

“你也不问问那些地要多少钱一亩,好大的口气,你以为你挪下来这万把块钱,就能买所有的地了?”

“所以,我才和你们商量啊!我是个孩子,人家也不会理我的,你们说不定都认识田地的主人,你们去问,去打探,可就方便多了。”隋心说。

隋国庆和宁世菊相视一笑:

“原来是拿我们当使的。”

“不是不是。”隋心着急道。

“对了,还有,借钱的话,也得你们才能借到钱呢,就算是去信用社,也得你们去了,人家才算数,我可是什么抵押物都没有,也没信誉。。。。”隋心念念道。

“好家伙,说的越来越有鼻子有眼睛了。”宁世菊抹了一把额头说。

隋心说:

“那你不会以为,我说道现在是说着玩儿的吧?妈,我的亲妈妈啊……”

宁世菊这会儿看了隋国庆,隋国庆也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意思是我拿不了主意,你看吧。

宁世菊才说:

“早知道你小叔那三千块不借了,不过说是中秋节后还,也不耽误多少事儿。”

宁世菊这么一盘算,隋心就知道有戏了:

“妈,要不,下午我们就去问问那几块地的主人吧?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