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番外1乌喇那拉家的女人们 (第2/3页)

一直以来,大家看到的只是她们娇美的容颜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却早就忘记了出自海西女真的她们,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与生俱来的高傲与冷漠。她们可以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对很多事情可以百般忍让,可一旦只要触犯到她自己的原则,等待你的注定就是她们决然离去永不回头的背影。

想起当年的这些事情,让十三心里有些难受,这个地方,承载了爱新觉罗家子孙多少的爱恨离愁?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又见证了多少骨肉亲情的决裂?这后宫之中一张张精致的容颜背后又掩藏着多少的心思?十三清楚的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年贵妃竟然夸张地当着众多兄弟子侄的面直接给四嫂跪下了,一个劲地磕头,帮着沉默不语的四哥辩解,也帮年羹尧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当四嫂一脚踹翻了跪在她前面的年氏时,大家这才想起来,这位乌喇那拉皇后可是骁勇善战的一等公费扬古,最最宠爱的女儿,从小就跟着父兄骑马打猎,骑射功夫是一流的好,只不过,在嫁给四哥之后,四嫂便收敛了所有的光芒,全心全意地料理着家,直到母仪天下。人就是这样,在安逸平静的生活中,就会渐渐淡忘那些曾经潜在的危机。看到四嫂的行为后,兄弟们对看了一眼,似乎都想起来了,当年第一次在围场见到跟在费扬古身后的四嫂,是怎样的飒爽英姿。

而那天,一开始就沉默不语只是安静地站在棺木旁边,仔细看着躺在里面人的玉娴,完全沉浸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对所有的事情不闻不问。可就在四嫂踹翻了年氏之后,似乎将玉娴从她自己的世界拉了出来,忽然之间扑到了博敦的尸体上,放声大哭,之后直到博敦下葬,大家都再没有看见过她流一滴眼泪。

十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小小的身体利落地翻了个身。小玉娴如今的性格恐怕就是因为当年的那些变故而慢慢形成的,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姑姑和姑父之间的决裂,经历了乌喇那拉家最颓败和最绝望的时期。四哥说的没错,要是当年博敦没有战死在青海,到了今天,爵位自是不在话下,一切都会不一样,四嫂也不会那么早去世,四哥不会那么多年都觉得愧疚,玉娴说不定就不会成为弘历的福晋了,也不会陷入如今的状况。可是,事实永远是残酷和现实的。当年,十三也是过后才知道,从博敦的事情发生后,四哥和四嫂之间在私下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而玉娴,从此也不再叫四哥为“姑父”,一口一个“皇上”,恭敬而疏远。这再后面发生的事情,十三也是到了最后才知道……

===============================第三方视角讲述出现的分界线=============================

在那个时代,一个大家族顶梁柱的垮塌也意味着这个家族会渐渐走向衰亡。博敦的妻子瓜尔佳氏是他的青梅竹马,两人的婚姻是费扬古在世时两家就定下的。虽然那个时候,博敦和瓜尔佳氏都还没有出生,可这样的缘份也让这对小夫妻的感情格外好。为了家族的荣耀,博敦常年征战在外,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自从雍正登基后,一切情况都基本稳定了,那尔布与讷敏就开始分别找两个孩子说话,暗示他们快点为乌喇那拉家开枝散叶。

那一年,博敦是带着即将成为阿玛的喜悦去的青海,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是一具冰冷的棺木,这样残忍的事实让妻子瓜尔佳氏深受打击,本来,最多只有一个月博敦就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出世了,可如今,注定父子两人阴阳相隔。无法抑制的悲痛致使瓜尔佳氏早产,虽然,那个后来被雍正大帝赐名为喀达喇库的孩子平安降生了,可他的额娘却再也没有醒过来,追随她的丈夫而去。

接连的打击先后击垮了那尔布夫妇,两人双双病倒在床。入仕多年,那尔布深知这事儿不能怪皇上,他明白胤禛用心良苦,也是想多给博敦机会,立下战功,才能顺理成章的赐给乌喇那拉家更多的荣耀。那尔布也是很年轻时就跟着费扬古南征北讨,虽然因伤不能再上场杀敌,可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作为军人的骄傲。他觉得,儿子的功勋就应该是从战场上拼出来的,而不是依靠裙带关系。所以,在皇后和玉娴回家看望家人时,他反倒是安慰妹妹和女儿想开些。

年羹尧的凯旋胤禛还是按照惯例给予了最大的赏赐,年氏在后宫的春风满面,与皇后的冷漠,乌喇那拉家的颓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玉娴此时也回到家中帮忙打理家事,虽然自小看着姐姐在张罗这一切,可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玉娴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以她当时的年纪,对着满屋子已修炼成精的宗室长辈们,她还没有那个底气和资本去和这些人交涉。讷敏已经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